泸州追蜂人:两年端掉近百个牛角蜂巢穴

2017-10-10 09:08:06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庞山岚

“手指粗细的大毒蜂,看着就害怕!还好被你们把巢穴给端掉了。”谈到牛角蜂,泸州市纳溪区龙车镇雷坪村的村民们还是一阵阵的后怕。近日,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金凤村村民易朝彬,来到雷坪村,经过一个多小时挖掘后,一窝藏于楠竹林地下的牛角蜂穴巢被一举端掉。今年38岁的易朝彬,靠着专端“地穴”牛角蜂的技能,在纳溪及周边村庄已经小有名气。

拜师学艺 装修工返乡变“追蜂人”

“藏在泥土里的牛角蜂让人防不胜防,被蛰后如果救治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但这种毒蜂民间用来治疗疯湿病,有一定效果。”2014年8月的一天晚上,在建筑工地从事装修的易朝彬,偶然从电视节目里看到几个农民深山捉蜂致富的故事后,那独特的追蜂技术,捕捉毒蜂既除害又能治病的介绍,令易朝彬神往不已。

“家乡的深山密林藏于地下的牛角蜂不少,但没一个专业捕蜂人,我为啥不做‘第一人’呢。”面对捕蜂除害增收的前景,2014年9月,易朝彬毅然放弃了装修工作,来到云南丽江的大山深处,拜师学习追蜂、捕蜂、养蜂技术和被蜂蛰伤的救治方法。3个月后,熟练掌握捕蜂奥秘的易朝彬回到家乡,开始了“追蜂人”的生活。

“第一次捕捉地下牛角蜂是2015年7月。”易朝彬回忆,当时村里一个60多岁的老人,准备在自家柴山上砍回枯死的青杠树,谁知青杠树没砍倒,自己却遭牛角蜂蛰了险些丧命。所幸的是,在易朝彬的救治下,这位老人三天后就恢复如初了。而易朝彬将这穴牛角蜂端掉后,靠着活捉的毒蜂、蜂脾、蜂蛹,获得了近2000元的收入。

“追蜂”不易 荆棘划得遍体鳞伤

“在房前屋后山上虽有地蜂出现,但大多牛角蜂地穴还是在深山密林,要想找到蜂巢,还需要费一番功夫。我是用一根两米长的小竹条挂上鲜牛肉,用细小麻绳套系着白色薄膜,来引诱在树上啃树皮或吸树浆的牛角蜂上套。上套后,一路追逐这只牛角蜂就可找到它们的巢穴。”说起在山中寻找蜂穴,易朝彬兴致盎然。

“牛角蜂外出觅食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远,有的相距4、5公里,隔几座大山。在追蜂时,由于地处密林深处,荆棘丛生,追蜂也必须保持精力集中,紧盯已上套的蜂子,不然在林中转瞬就不见了。”易朝彬说,急速追逐在林中飞跑的牛角蜂时,还要顾及自己行走。很多时候,因为荆棘拦路或一脚踩滑,一路连滚带爬是常有的事,手上、脸上、脚上等被擦挂得血珠直冒,汗水一掺和,疼痛难忍。

“尽管满身被荆棘擦挂得遍体鳞伤,但追蜂并非一帆风顺,遇上过不了的溪沟或悬崖深沟,只有慢慢绕过溪流或悬崖在附近重来,三两天找不到一窝牛角蜂穴是常有的事。”易朝彬说。

周身是宝 捕捉牛角蜂无损生态

虽然牛角蜂毒性大,但周身是宝。在民间,牛角蜂和蜂脾泡酒被用来治风湿,而蜂蛹更是人见人爱的高蛋白食品。因此,每次易朝彬受人之邀挖地穴牛角蜂时,虽然不收钱,但活捉的蜂子、蜂巢、蜂蛹他要全部带走,牛角蜂自己泡酒,蜂巢、蜂蛹全部卖掉。

易朝彬这样常年四处对地穴牛角蜂巢穴一锅端,是否会对生态链造成影响?纳溪区林业局专家陈永福表示,毒性极大的牛角蜂,比占领屋檐和树枝的马蜂对居民安全造成的威胁更大。同时,牛角蜂不是保护动物,且繁殖力很强,更主要的是除蜂王外,大多蜂子存活期只有几个月,就算不被易朝彬一锅端也会自然死亡,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而用牛角蜂和蜂脾所泡出的酒,民间有人用来祛风止痛,对此,纳溪老中医赵帮全认为,牛角蜂对治疗风湿类关节痛有一定效果。“但不是所有关节痛都是风湿病引起的,这是不少人对风湿病的误解。只有四肢、关节同时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才是真正患上了风湿病。”(周超文 陶文斯 记者 李华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