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古蔺:美景“引路” 生态旅游带动经济腾飞

2016-03-24 15:04:5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庞山岚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朱茂 康宁) “2015年古蔺县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投资7亿元。同时,旅游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17%!”近日,记者从古蔺县文旅局获悉,东新乡青龙洞、箭竹苗族乡大黑洞、水口镇两江沟瀑布成功招商,协议引资达23.9亿元。

山川秀美、洞瀑交织、旅游资源丰富的古蔺县,是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让老区走出新路子?

古蔺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精准扶贫为统领,锁定“转型发展”,推动实现主导产业由酒业、能源“双轮驱动”向酒业、文化旅游、新食品新能源新材料 “三足鼎立”转变。

谋篇布局:“一核一线一片多点”勾勒全域旅游格局

猴年伊始,古蔺县委、县政府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即发实施,提出构建“一核一线一片多点”全域旅游新格局,推动建成西部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这是古蔺县站在新起点,推动全域旅游,实现全员旅游的总动员、总思路、总部署。

据了解,“一核一线一片多点”是指以黄荆老林、桂花地质公园、红龙湖为核心旅游景区,以“黄荆—县城—永乐—太平—二郎”为精品旅游线路,以大寨、箭竹、双沙、马蹄、马嘶为重要乡村旅游示范片,以其它乡镇特色旅游景点为补充。

“一核”将按照5A级景区品质,综合开发黄荆老林、桂花地质公园、红龙湖、龙爪湖、廖灌岩水库为一体的大黄荆老林旅游景区。“一线”加快蔺郎路沿线旅游开发,按照5A级景区品质打造太平古镇,并完成永乐温泉、天地宝洞、美酒河漂流项目、青龙洞洞穴探险等项目打造。“一片”与“多点”则能有效利用乡村旅游示范片,充实休闲度假、养老养生及露营、垂钓、采摘、观光、娱乐等体验产品;利用峡谷、溶洞、石林、宗教、生态农业等资源,形成“千洞之乡”、“石林盆景园”等特色旅游品牌。

“‘一核一线’上的重点景区,由县上主导进行开发;‘一片’上的乡村旅游区、旅游点由县上统一策划,乡镇自主招商;‘多点’上的旅游景点,由乡镇自行主导,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突出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古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旅游发展推进组常务副组长贾如彬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一核一线一片多点”全域旅游格局,古蔺县举全县之力推动旅游开发,当前全县已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的旅游发展推进组,并确定从2016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10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招商引资、市场拓展、品牌培育、人才培养、旅游产品与商品开发等。

“另外,全县还进一步制定了旅游开发信贷、人才、要素、税收、组织、市场六大政策保障!”据古蔺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在信贷规模、贷款审批、放款时间、贷款利率等方面,金融部门将给予旅游投资企业更多支持和优惠;组织人事部门将每年新增选拔旅游专业人才并积极选送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到旅游院校、发达地区、上级管理部门交流学习、挂职锻炼。同时,税务部门将按照国家政策,“从低不从高”收取旅游企业税费,对纳税大户按照相关政策从高标准奖励,对企业进行税务申报、缴纳过程予以便捷审批。

综合开发:打造“快进慢游”服务体系 丰富“4个2.5天”留客项目

放眼古蔺,目前全县已有2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2A级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古蔺县还被评定为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另外,随着节庆节事活动的延续开展和不断创新,菜花、杨梅、茶叶、花灯、踩山等活动,越来越成为县内外群众谈及古蔺的代名词。

2015年,古蔺县举办大寨踩山节、箭竹苗家风情节、首届花灯文化艺术节、首届美食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旅游节事活动10次,不断朝着“月月有活动”的目标迈进,全力创新休闲方式,深化宣传营销,叫响“生态田园,红色古蔺”品牌。

“一面是旅游突破成效显著,一面是产业提速存在阻碍。”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成熟景点少、大交通环境的相对滞后,又是长期制约古蔺旅游发展的瓶颈。

以核心旅游景区黄荆老林为例。按照当前的交通条件,从古蔺县城到黄荆,车程所需时间约为1.5小时。加之黄荆老林景区3000人/天的接待能力,若游客必须返回县城居住,来回3个小时的“奔波”会让不少游客“望而生畏”,进而放弃旅游打算。

如何克服障碍、破题发展?古蔺县将“快进慢游”作为推动全县旅游开发大局的主攻方向。

“快进”必须坚持交通先行,“慢游”必须丰富旅游产品。

以“大交通、大旅游”思路实现“快进”目标。古蔺县将集中力量加快全县景区骨架道路建设,强化重要旅游通道和赤水河旅游环线建设推进力度,优化提升大寨、箭竹、双沙、马嘶、马蹄乡村旅游示范片旅游公路,推进景区内部旅游毛细公路建设。同时,进一步美化道路沿线旅游环境,建成县城旅游客运集散中心,适时开通重要景区旅游专线车。

以“4个2.5天”布局打造“慢游”项目。结合国家鼓励对2.5天弹性作息模式进行探索,古蔺县将旅游资源进行打包,以黄荆老林为核心,配套打造八节洞、环岩、红龙湖、桂花乡恐龙脚印、笋子山原始森林等景点,实现游客2.5天游;以红色太平为核心,配套打造县城、永乐温泉、太平古镇、二郎古镇、天宝洞、天宝峰、青龙洞等景点,实现游客2.5天游;以大寨高山平原、欢乐坝子,箭竹洞乡苗寨、森林牧场,双沙画里乡村、峡谷洞厅,马蹄马嘶茶山果海打造“最乡村·醉田园”乡村旅游示范片,与古蔺城郊游相结合,实现游客2.5天游;以水口两江沟、龙塘瀑布、碧云寺,护家石林盆景园,龙山东皇庙,漆山村、三道水、花果园等处“多点”开发近郊游,实现留客2.5天。

掀起古蔺旅游建设的新高潮,可以预见,3年后,红色旅游线、生态旅游线、农业观光旅游线、民间民俗文化旅游线等多条古蔺县域精品旅游线路将“四通八达”,“生态田园,红色古蔺”品牌将享誉省内外。

脱贫攻坚:坚持“四个带动” 助农脱贫致富

面对新常态,谋求新突破。去年以来,古蔺县客观审视现实基础,理性分析发展现状,明确坚定“率先摆脱贫困,同步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结合该目标,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将旅游培育成为古蔺经济发展和助农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2016年1号文件更是明确指出,将坚持旅游扶贫,通过大景区开发带动、乡村旅游开发带动、旅游商品开发带动、旅游线路开发带动“四个带动”助农增收。

“农民参与景区开发、通过土地流转等可初次获利;景区正式经营后,农民可开办农家乐或经营乡村旅馆、民俗客栈,实现二次获利。另外,旅游搞起来了,农特产品、手工艺品就可转化为旅游商品,销售渠道无忧,附加值大幅提高!”贾如彬还介绍说,农民在为旅游产业提供产品、服务获得持续增收的同时,旅游产业也将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基础设施改善。通过产业整体带动,才能斩断贫困代际相传之根,形成脱贫的长效机制。

“10年来,黄荆的发展变化有目共睹!”笔者从黄荆乡政府了解到,以黄荆老林旅游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黄荆乡于2006年全面竣工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正式对外营业,目前发展农家乐、民俗客栈近百家,全乡年人均纯收入从2580元提高到8759元。

开启新征程,古蔺县旅游开发定下新的奋斗目标:到2018年,新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示范点,力争创建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一批精品村寨、民俗风苑、花果人家、星级农家乐和民俗客栈达标户,成功打造“生态田园,红色古蔺”品牌,基本建成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