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用好“人技”诀,跑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加速度”

2023-10-10 16:50:2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时小芳)近年来,古蔺县积极探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的治理模式,综合运用“线上技防+线下人防”等多种手段,实现信息化赋能、实战化提能、群治化扩能,跑出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加速度”。

信息化赋能提速

“九龙村、九龙村,有村民在沙田凹自家田坝里焚烧秸秆,请马上派人前往进行劝阻。”在太平镇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智慧应急大屏上显示九龙村有村民在违规焚烧秸秆,值班人员王伟立即启动大屏语音对讲功能,视频喊话九龙村。随后,村支书王安康立即带领护林员、半专业扑火队前往对违规野外用火行为人进行了有效劝阻和教育,就地用沙土掩埋,及时制止该起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并通报该村各村民小组引以为戒。

“根据无人机实时抓拍的画面,我们能够精准识别起火点坐标。根据智慧应急平台发出的报警提示,扑火队员‘一键响应’,实现小火打早、打小、打了。”近期,马嘶苗族乡通过“无人机+智慧平台”的双向联动,又及时处置了一起违规野外用火行为。据马嘶苗族乡智慧平台负责人陈桃介绍,智慧平台接入高清摄像头、传感器和第三方设备,视频连线高性能多旋翼无人机,利用红外热成像设备能及时反馈地表温度异常状况这一原理,有效探测火源,弥补人工地面巡查的不足。今年以来,马嘶苗族乡利用数字赋能有效处置2起违规野外用火行为,确保了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稳定。

马嘶苗族乡智慧平台

走进大村镇综合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智慧应急大屏滚动显示着全镇300余个监控画面。该指挥调度系统整合了“魔镜慧眼系统”“雪亮工程”等资源,采取“政府+企业(电信、移动、联通)+群众”共建模式,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镇。“今年主汛期以来,全镇轮流开展24小时值班值守,对全镇3个地灾点、27个山洪灾害危险区、2座水库、居民区开展监测监控,时刻关注不同区域雨量变化趋势。”指挥中心负责人邓锐说,通过发布暴雨预警提示信息,结合智慧应急大屏雨量分布区域,制定紧急撤离计划,能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辅助决策支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7月,古蔺县共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23个乡镇(街道)已全面搭建智慧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接入无人机36架,检查风险场所点位4500余处,发现隐患数2800余项,已整改2772项,整改率99%。通过发挥智慧应急管理平台数据收集、资源共享、实时调度、监控监测等作用,古蔺县“地面指挥+空中巡护”的信息化安全管网已基本形成。

实战化锻造尖兵

“以水灭火组抵达取水点,已完成取水,开始铺设水带。”“扑火队伍抵达起火位置,开始执行扑火任务。”2023年森林防灭火大练兵大比武,全县8支队伍150名扑火队员参与会战,身着橘红色扑火服的专业扑火队员动作熟练、处置敏捷,战术高效,携带森林消防水泵、水枪、水带等专业灭火救援设备快速到达指定位置,完成水带铺设、机具设备连接等动作并在取水点进行供水,由两台森林消防水泵串联供水,全力扑灭林区明火。

“通过大练兵大比武,发现队伍协同作战能力不强、装备参数掌握不精准、人与装备配合度不高等问题,将通过加大训练总结、制定整改措施、改进战术战法等方式弥补短板。”基层应急能力提升专项负责人潘真平表示,根据古蔺县应急办制定的《古蔺县基层应急能力提升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先后开展西南部、中东部、西北部应急队伍大比武、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等300余场次实战演练,通过模拟现实作战中的战场环境,全县311支队伍切实提高了火场、洪灾中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风大叶黄,盛夏初秋,正是容易起火的季节,古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靠前驻防队伍一早便开始了巡山护林驻防工作。通讯保障组队员们正在测试着新购进的专业数字对讲机,实现极端条件下省市县互联互通;一旁的战斗员身着扑火阻燃服,测试着在灭火环境下该服装的防护安全性能;另一组队员则是利用森林消防高压源头泵进行10公里长距离平行输水,破解远距离消防水泵供水难题……这些装备和物资,都是今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行动的成果。

据统计,今年以来,古蔺县投入438.8万元,充实2000余套综合应急物资,已于9月份全部发往7个中心消防救援站和部分乡镇(街道),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战斗力。

目前,古蔺县已整合组建7个中心片区消防救援站,成立23支乡镇(街道)基层应急队465人和285支村级应急分队2853人,引导建强郎酒股份公司、仙谭酒厂2支企业专职消防队以及刚成立的红十字会救援志愿队,科学处置突发性自然灾害13起,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更加完备、更加标准、更加规范,实战化能力稳步提升。

网格化群防群治

日前,德耀镇集美村迎来了今年的大丰收,田间地头都是农民们农忙的身影。“刚刚县上才出了秸秆焚烧的禁燃令,你可不能犯糊涂,秸秆不要乱烧。”村民祝相龙提醒道。

十户联保,就是按照林地相邻相近、便于管理原则,把林地相邻且相对集中连片林区涉及的农户和业主组织起来,以十户为一个联保组,大家相互提醒、相互救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处理初期火情。自实施十户联保工作机制以来,集美村从未发生过森林火情。目前,古蔺县共建立“三长一员+十户联保”责任体系271个,签订联保协议人数60000余人次,制定“一地一案”预案1232个,逐步构建森林防灭火群防群治立体防线。

太平镇智慧应急大屏

7月27日,一场特大暴雨席卷了古蔺县,600余名灾害信息员提前“喊醒”叫应,灾害预警信息在最短时间传达到末端,提前紧急避险转移群众7225人。

古蔺县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为解决信息传递闭塞问题,古蔺县积极打造防灾减灾预警信息发布信息员队伍,在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人群聚居点等区域安装村村响300余台,滚动播放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科普知识,培育安全文化土壤,让群众普遍做到发现隐患主动报告,发现危险主动避让。同时,充分利用灾害信息员快速反应和村村响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及时将突发性灾害预警信息告知群众,实现防灾减灾关口前移。

据悉,无论是森林防火立体防线,还是防灾减灾关口前移,亦或是“网格+安全”的治理模式,古蔺县深化信息化应用,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性,拓展基层应急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应急速度正越来越快。(古蔺县应急管理局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