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种一年地=6倍打工钱?得亏泸州江阳区这三宝:蔬菜、桂圆、高梁

2020-01-14 18:12: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工人们正将干桂圆包装成袋。胡容 摄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郭荞璐)1月13日,泸州市江阳区况场镇邓氏桂圆的厂房里,53岁的田世玉正在分拣桂圆,圆满完好的装箱,凹裂破损的另置,手上沾了一层黄黄的灰。田世玉已经在厂里工作十几年了,她很满意这份工作:“干桂圆的活路轻巧,而且我们厂包吃包住,还买保险,现在一个月能拿2000多块钱,比自己在家种田种地强多了。”

有着“川南早菜基地、晚熟龙眼故乡”和“优质高粱酿酒基地”美称的江阳区,近年来立足泸州中心城区区位优势,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和“土里刨食”,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让农村居民们在家就能把腰包鼓满。

 

/items/202001/200114181258137000127B5E.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

 

传统特色农业的优势

“在家种一年地是打工挣钱的五六倍”

“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下来挣个十来万元,而我现在在家种一年地,挣的钱是以前的五六倍。”种地能这么挣钱?雷益富收入成倍增长的秘诀,在他看来就是“先学了技术”、“选好了种”、“还有一定规模”。

2013年春节,雷益富从广东汕头回到老家江阳区况场镇红山村,是全国2亿多返乡农民工之一。但家乡的机遇改变了他人生的际遇,当时恰逢泸州市开始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雷益富参与了第一批培训,参加了之后觉得可以就留在家乡发展,还能照顾家庭。“我们也相当于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

2018年雷益富听说有“糯红高粱1号”示范种子,便主动向江阳区农业农村局争取试种。试种成功后,2019年,雷益富便放开手来种了20亩,并成为了“糯红高粱1号”新型高粱种子的种植示范基地。这一年,雷益富收获了高梁12000斤,卖出后得了将近4万元。“加上我还种了些水稻,去年的总产值差不多在60万元左右。”雷益富说。

高梁,是支撑泸州千亿白酒产业的重要原材料,也是江阳区的三大传统农业之一。2019年,江阳区以通滩镇红梁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借力泸州老窖等酒业龙头企业,坚持“订单种植、合同收购”,种植优质高粱、建设精品基地,通过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成功构建高粱产业“公司+专合社+农户”的生产体系,实现精品高粱产业化、精细化、规模化发展,全年高粱种植面积达8万亩,总产量2.112万吨、总产值1.478亿元。

把高粱产业做大,江阳区还在探索将蔬菜产业、桂圆产业做优做强。董允坝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探索出了一条蔬菜产业促乡村振兴之路,并列入全国乡村振兴案例进行推广。泸州市龙眼高接换种项目打通了江阳与沿海销售企业合作通道,推动江阳桂圆走出泸州、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围绕“蔬菜、高粱、桂圆”三大传统农业提档升级,江阳区通过创建全省特色农产品蔬菜优势区、高粱优势区、桂圆优势区,实现了特色农业和富民农业的有机统一。

泸州市江阳区的“丹林大头菜”,目前正在风干晾晒中,下一步就会进行腌制,年产值达140万。郭荞璐 摄

农业产业链延伸的魔力

5角一斤收购的大头菜,年产值140万元

返乡创业致富的,还有江阳区丹林镇长冲村的李启彬。2016年,因家中父母渐老、小孩渐大,作为家中独子的李启彬辞去宜宾的工作回到家乡,受到家里母亲自制大头菜的启发,决定做大头菜卖,并成立了泸州市富美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

据李启彬介绍,专合社主要从事优质大头菜种植和深精加工,现在一共有成员106人,还有近150户种植户。专合社对种植户免费提供种子、肥料等生产物资,统一进行栽种、田间管理等技术培训,收获后再向农户统一回收,经过清洗、剔刷、烘干、晾挂、腌制等工序,大头菜便能包装出售。“第一年只有9个人从我们这里拿了种子回去种,因为大家都怕种了之后没人收。我们收大头菜的时候就直接提了一包钱到地里,当场就钱货两清,到现在每年都有新的老乡主动喊我给他留点种子。”

李启彬介绍,大头菜定价收购为5角一斤,因为亩产高达4000斤左右,所以种植户每户每亩土地基本都能增收1500~2500元。在经过政府引导,提供各种展销、推广平台后,丹林大头菜已成为江阳区的“明星”农产品,销往贵阳、西昌、南溪、赤水等西南各地。2019年,李启彬的泸州市富美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依靠大头菜实现了140万元产值。

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方面,江阳区拿得出手的并不仅有一个丹林大头菜。以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快发展从种植、储运、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打造高附加值的农业品牌。下面一组数据,揭示了江阳区在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方面取得的成绩:

截至目前,全区共培育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泸州绿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29家,泸州市金丰收种子专业合作社、泸州市富美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71个、家庭农场898个。依托企业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16个,其中国家级、省级知名农产品3个,有无公害农产品29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全区“三品一标”保有量39个,品牌化销售率达到60%。

泸州市江阳区况场镇生产的干桂圆。胡容 摄

吸金的美丽新农村

2019年,江阳区乡村旅游收入40亿,带动农民增收5000元

1月7日,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村,一行20余人的拉萨游客踏进蔬式广场、伞里古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打卡。

这是距泸州市区21公里的董允坝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幅员面积达1.3万亩。“园区变景区”,是如何“ 变”的呢?

答案就在“农旅融合”四字上。在深度融合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江阳区充分挖掘董允祠堂、国家非遗分水油纸伞等乡村文化内涵,建成三国古韵新村、伞里古街和琼瑶雨巷等文化主题景区;此外,还组织园区业主,建成农家乐30余家,积极参与承办蔬菜品赏会、蔬菜马拉松、川戏表演等节会活动,共建园区“蔬式生活”旅游品牌,获得全省“蔬式生活”主题公园称号。董允坝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游客近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000余万元。

漫步董允坝,享受了生态健康的“蔬式生活”不够,还有更多的乡土风情的节会活动可供选择。近年来,江阳区陆续包装出了百里江湾花开盛世(油菜花节)、中国醉美江阳酒熟(高粱节)、玉带长江翡翠长廊(桂圆节)等一批节会活动,打造出董允坝蔬式公园、丹林樱花谷、石寨凤龙采摘园等一批生态农业观光园,大大增强了农村的吸金能力。

2019年,江阳区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8%,接待乡村旅游游客8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带动农民增收5000元。

下一步,江阳区将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打造独具震撼力的田园大地景观,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点和农旅园区,成为董允坝农业园区之后新的乡村旅游品牌;同时,还将在营销策略、旅游配套、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提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