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美丽新村见新颜 化改革推发展

2016-09-21 19:00: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洁

四川在线消息(张蕾 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婷)9月的龙城大地上处处是醉人的绿色、靓丽的新村,秀丽风光,如诗如画。特色的农业、生态的田园,在长沱江畔花香翠果,如描如绘。

近年来,泸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奋斗的主要方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体现“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新村理念,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干网连通建设,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基地园区,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探索创新新村长效发展机制,取得了基础完善、产业增效、形象提升、农民实惠的多重效果。泸县丘陵地区“四型新村”、农村文化建设“仁和模式”、基层联合党委“龙桥经验”等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龙桥文化生态园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太伏镇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沙田坝新村被列入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和旧村落改造示范点。

内外整合强基础配套

通过多方筹资,聚集资源,大力实施道路交通、危房改造、电网建设、安全饮水、水污染防治等“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群众最急盼解决的生产生活需求。

多方整合加大投入。以新农村示范县、新村基础设施项目为牵引,积极打捆整合涉农资金,大力实施“民办公助”项目,逐年加大县镇财政投入。探索创新BT、BOT、PPP等融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建设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经营性配套设施。大力实施“归雁经济”、“三引工程”,充分利用在外成功人士的“家乡情结”,通过“商会”、“协会”等途径筹资,大力支持家乡建设。2015年,县本级投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0万元,农业招商1.1亿元,社会筹资3000万元。

创新模式加快进程。创新主推三主体、三联动、两步实施的新村建设“三三二”模式。县镇村三级分别是建设主体,共同筹资,联动推进;第一步群众打“底子”,通过一事一议,自主完成土地调整、拆搬迁等基础工程;第二步政府铺“面子”,通过积极整合资金投入,完成路面硬化、管网延伸等主体工程。

点面结合促产村相融

以《泸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年规划》、《泸县新农村全域建设规划(2013-2020)》为引领,面上,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农业产业园区规模化发展;点上,通过政策扶持助推新型主体拓展壮大,有效实现产业与新村互促共融。

力推规模经营兴业。出台《泸县农业产业招商引资管理办法》、《泸县农业产业化奖励扶持办法》等,以工业招商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招商,重点促进龙眼、蔬菜等主导产业扩面提质和乡村旅游产业连线发展。特别对重点发展的区域和产业实行“一事一议”招商,将涉农项目、产业基地、招商业主三者有机结合,集中建设新大地观光农业园、刘氏万亩泡菜基地、玉龙万亩藕鱼园等10个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实现产业规模连片发展。

培育新型主体富民。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实施“十个基地、百家农庄、千户农场”工程,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科技指导、宣传引导、项目配套等方式,加大对新村规模流转土地的种养大户的培育扶持力度,成功培育了2330个种养大户、146个家庭农场、315个农民合作社、98个农业龙头企业,让农民在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共同发展中,持续快速增收。

激活资本要素强村。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助推新村经济发展,积极拓展合作组织经营股权、集体资产量化股权、国有资产变通股权、社会投入置换股权等多种权益形式,大幅度增加村集体和农民的资产权益和股份收益。县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过桥贷款资金,依托泸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主动与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推动林权、农房、集体土地、承包地经营权等产权抵押贷款,在程序简化、利率降低、风险共担等方面大胆突破,强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兴产业业态,努力发展壮大新村集体经济。

里应外合建幸福新村

坚持“轻拆建,重乡愁,缓风貌,急环境”的推进思路,致力构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自然田园新村。

坚持“一保二改”,体现田园风光。尊重农民建房习惯,不搞大拆大建,在太伏沙田坝、云龙荔枝园等51个传统旧村落,对民居风貌实行依旧仿旧,充分保护传统民居院落的地域文化和乡村特色;配套建设田间渠系、水利管网等设施,大力改善生产条件;积极实施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大力改造残次林,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努力提高生活水平。

实施“四化五通”,改善新村环境。大规模实施“见缝插绿”、“花开百户”和“庭院绿化”等工程,加速实现新村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结合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宽带乡村等工程,大力推进旧村落通路、通电、通水、通气、通讯建设,实现道路硬化入户率、统一集中供水管网入户率、有线电视覆盖率、垃圾集中收集率均达到100%。

推进“一三融合”,打造新村精品。将新村建设同生态农业、度假休闲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拓展乡村旅游,打造功能完善、产业升级的幸福美丽新村。目前,已建成“川南水乡”、“乡村驿站”、“幸福农家”等休闲旅游新村39个,2015年,全县乡村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上下联合推管理创新

通过政府引导建机构、村民参与推民主、实践探索改机制,着力将传统新村建成村民自治管理、群众安居乐业、经济长效发展的幸福美丽新村。

健全新村管理机制。根据新村布局和功能要求,设立基层大党委、新村(园区)管委会、生产服务班组等机构,实现基层管理条块化、村民自治规范化、建后管护制度化。完善小组议事会、村务监委会等议事监督机构,健全“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用活用够“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涉及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资产分配使用等重大事项,让“农民自己说了算”。

创新长效发展机制。对建成新村的管理维护,探索实行分片自管、招商托管、社区联管等多种模式,确保建设成果持续发挥最大功效。对建成投用的基础设施,及时将管理使用权移交新村管委会,由管委会分片分区分点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奖惩制度;对建成的幼儿园、超市、文化娱乐等经营性服务设施,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投资业主落实管护责任,增加经济效益;对条件成熟的新村点,成立农村中的城镇社区,由财政补贴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联合管护。

探索农民增收机制。抓住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等机遇,在龙桥文化生态园新农村综合体、得胜川南蔬菜科技园、立石玉龙移民新村,大胆探索农村产权股份合作、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农民就地城镇转移、农村产权有偿退出等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激发新村发展活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2015年,龙桥文化生态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8230元,增速和总量均高于全县45%。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