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支付劳务费80余万 泸县这个村用积分“治”出“新颜”

2023-03-18 20:29: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周梦颖 文/图)草帽锄头,绿苗嫩枝。田间地头,机耕农忙。

3月17日,泸州市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道路两旁,油菜花黄,不远处的水稻田、果蔬基地,拿着锄头,挽着裤腿的村民正在干农活——平秧田、栽蔬菜苗、翻土除草......

行走在洪安桥村乡间小道,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各种与文明、法治相关的文化墙,在一面写有“谱文明新韵,建美丽乡村”标语墙背后,是村民鲁道会的家。

走进鲁道会家院坝,没有杂物堆砌,宽敞的院子里只有角落放着扫帚和铲子,灰色的水泥地,被阳光照射得反光。

“现在自家卫生好坏,每个月都要评分,做得好可以加分,太脏乱差要扣分。”鲁道会说,平时参与村上组织的志愿服务,也能得到积分,累积的积分我们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所以环境变好,村民素质也越来越高。

鲁道会所说的积分兑换,是2018年,洪安桥村通过积分制的制度,来推动乡村治理的一项具体举措,该项制度将移风易俗、人居环境、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积分评比,村民根据积分分值兑换生活日用品。

10分兑换控油壶、25分兑换豆瓣酱......在洪安桥村党群服务中心一侧,是村民兑换奖品的地方。豆瓣酱、醋、保鲜膜套等生活日用品,都可以用积分兑换。

“积分制咋干、干不干、哪些人干,都是交给老百姓来商量。”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邱宗祝说,积分制的制定,由社长通过“院坝会”、网络群广而告之,再由8个社长分片包干,发放征求意见书,及时收集反馈意见。积分制起草小组根据修订的村规民约与反馈收集意见整理成积分制管理细则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石桥镇洪安桥村,与两镇七村交界,村民976户3305人。邱宗祝回忆:“多年以前,洪安桥村存在项目缺乏、村集体收入极少、基础设施建设差、产业发展滞后、干群信心干劲不足、群众矛盾纠纷较多等问题,成为全镇的‘落后村’。”

洪安桥“路在何方”?

“我们在探索中摸河过桥。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过因为技术、管理不到位和对市场了解不够导致的失败。在抓集体经济发展的时候,遭遇过群众不支持、不理解、积极性不高的困境。”邱宗祝说,为此,村两委创新探索出了以积分制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方法,通过基层治理和集体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目前,洪安桥村村集体通过流转1000余亩土地发展稻虾共作、果蔬套种、稻蔬轮作等循环农业,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一水多用、立体种养”的农耕经济模式优化升级,实现洪安桥村稻虾套养面积370余亩、产值达到420万左右。村集体公司就近聘用群众务工上百余人,每年支付劳务报酬80余万元、土地流转费用30余万元。

如今,洪安桥村利用闲置撂荒地,发展了水稻、油菜、稻虾、果蔬等产业。让农业“盘活”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在这里得到了实现。

“田坎距离要提前留好,不然到时候三轮车过不到。”上午10时许,邱宗祝就已经接打了近20通电话:秧苗何时送到?村民干活路进展得怎么样?每通电话背后,都和村里的事务息息相关。

“为了引导大家共同参与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村两委将‘积分兑换日用品’方式升级为‘以积分入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户变股东、村民变员工’的乡村治理‘洪安桥’模式,激励引导全村村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邱宗祝说,升级积分制,让积分从一开始的获得精神鼓励和兑换商品,逐渐向入股分红提升,释放村集体经济红利,“反哺”村民增收。

泸州市农业农村局宜居乡村建设与治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以深化农村改革试点,以创新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创造了乡村治理新模式。村级事务管理积分制的施行和推广,实现了老百姓“给我干、要我干、我要干”转变,激发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了干部的创造力和老百姓的参与度,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和美的新农村之路,之后将被作为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向全市推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