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大渡口镇:果园套种生姜,一地多收“钱”景好

2023-05-31 17:01: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王超明 陈雨 介顺伟 文/图)“李子良,蜂糖李要成熟了不?给我留50斤。”日前,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五组村民李子良的电话响过不停。虽然蜂糖李六月底才能成熟,但李子良的蜂糖李有了很多“回头客”打电话预订了。

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绵延着一片枝繁叶茂的经果林——这里,是本村村民李子良的梦想躬耕园。从1997年底至今,他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连片发展蜂糖李、青脆李、红玉桃等果树10余亩,并套种生姜等经济作物,年收入10余万元。

返乡创业历经种植挫折不言弃

“90年代,大家纷纷前往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打工,你为何要返乡创业?”“在外打工虽然收入稳定,但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有浓厚的恋乡、恋土意识,对家乡田地有别样的情感。”李子良说,看到父辈们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也只能解决温饱,他暗下决心,利用太和村独特的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发展经果林产业增加收入,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

李子良返回家乡后,先后试种了柑橘、柚子、藤梨等经果林,因市场信息掌握不足、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虽然,收获的水果产量和品质都不错,但经济效益不是很乐观。面对多次创业都不成功,李子良有些气馁,还时常反问自己:“选择返乡创业,是否真的错了?”

2013年,在李子良彷徨、无助的时候,大渡口镇村干部及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带领他前往周边经果林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安排他参加各级经果林培训,向他推荐种植青脆李、蜂糖李等优质水果,让李子良重新树立了发展经果林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

2013年底,李子良将低收益的藤梨全部移除,试种了3亩青脆李。为了保持李子质量,他严格按照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对果树进行精心管理,为了提升种植技能,李子良通过收听收看中央七台农业频道,积极主动向农技专家请教和向同行学习等方式,努力学习种植技术,逐渐成长为一名经果林种植“土专家”。

2017年,精心管护了三年的青脆李初投产,质地脆嫩、皮薄多汁、酸甜可口的青脆李投放市场后,受深受市民群众喜爱,供不应求,尝到甜头的李子良又栽种了8亩蜂糖李和2亩红玉桃。现如今,果树全部进入丰产期。

“每年2万多斤的产量,如果销售呢?”李子良高兴地告诉笔者,他采取市民群众采摘、商贩上门收购、微信群推广等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每年都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以短养长”果园套种生姜效益好

果树至少要三年才能投产,回报周期长,如何利用果树下空闲的土地资源增加收益,改种青脆李后,李子良一直在思索。

“果树干较矮、株行间空地面积大、通风透光条件好,套种生姜能够有效抑制杂草丛生,促进树苗尽快生长,实现一地多收。”在镇干部和农技专家建议下,李子良结合太和村土质、气候,以及生姜的市场需求、生产周期等因素,决定选择生姜作为林下套种作物,通过“接茬”套种,实现收入“叠加”。

为了种植出高质量的生姜,李子良多次到周边生姜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向种植大户和农技人员了解生姜种植注意事项,时常到太和村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查阅生姜种植资料,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李子良不仅试种生姜成功,还获得高产。同时,掌握了姜种贮藏、姜地选择、培育壮芽、整地消毒、平衡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

在李子良的果园里,硕大饱满的蜂糖李挂满枝头,林下的生姜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生姜三四月份栽种,九十月份采收,生产周期短,投入成本低,产量大,市场好,不愁销路。”李子良表示,每亩地可以采挖5000斤生姜,除去成本,每亩收入近万元,林下套种让有限的空间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子良通过20余年的辛勤耕耘,终于换来累累硕果,但他并不满足。“自己富了不算富,我希望身边的人腰包都能鼓起来。”李子良说,只要群众有需求,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种植技术,低于市场价为村民提供姜种。

“下一步,我要在确保水果品质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展经果林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注添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谈及未来打算,李子良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