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秀教师况平:坚守乡村教坛33年 让农村娃共享优质教育

2023-09-08 16:15: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赵康明曾婧文/图)扎根山区教育33年,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锐意农村教学课改,将青春、家庭、事业与山区教育融为一体,用平凡的青春谱写了不平凡的教育生涯。他就是纳溪区大渡口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四川省优秀教师况平。

现大渡口镇中心校教学、运动区

致力基层课改 不让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窗外,草木摇曳、美景尽收;窗内,一片静谧、书香氤氲……走进纳溪区大渡口镇中心小学图书馆,40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阅览室,灯光柔和、色彩温馨、座席舒适,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猎取”精神食粮。“学校图书馆内有3万多册藏书,涵盖生活、文史、少儿等多个类别,学校抽调6名骨干教师组成课外阅读辅导组,引导不同年龄段学生每月至少读两本书,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不让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况平说。

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寄宿制……均衡教育普惠东风已吹到偏远山乡。在况平看来,结合学校特点,针对性落实普惠政策,把学校办出特色,让家长放心,让每一个学生真正享受均衡教育资源,才是最重要的。在大渡口镇中心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况平针对和丰、来凤、民生等校点地处岩区,留守儿童多,隔代教育普遍等现象,在积极完善校园文化,加强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应用信息技术,精心设计动漫、精神文明建设、家风家教等教案,把无声无形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作为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树人。”况平说。

积学储识 培育过硬师资队伍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况平始终坚持深耕课堂教学一线。在他看来,“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时代已经过去,多媒体、白板等“智慧+”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就小学教学来说,就是要用好方法、好思维、好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可能远远不够,而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在担任丰乐镇中心小学、大渡口镇中心小学校长后,况平在抓好学校建设、团队管理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储备和师资队伍培育,以“三格”(合格、升格、风格)项目作为教师培训的途径,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探索新课程改革,研究教材、课标,不断拓宽自己和教师队伍的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教育理念,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辅助教学,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校本研修。

近年来,况平带着骨干教师主研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创新思路激活学校品牌发展》《农村小学低段道德法治课堂“三段三步”教学策略》《融合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管理策略》等数十个课题和撰写的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学生在“金石”阅览室阅读

担当作为 把办好乡村教育视为己任

从教师到德育主任,从丰乐镇中心小学校长到大渡口镇中心小学校长。每一个岗位上,况平都认真负责、担当作为、敢于创新,把办好乡村教育视为己任。

在丰乐镇中心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况平针对校点分散,师资较弱现象,整合龙滩、通水等校点师资,规范了办学,提升了教学质量,并在丰乐小学修建公办幼儿园,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入园的期盼。在大渡口镇中心小学担任校长期间,完成了岩区来凤幼儿园与和丰幼儿园改造,为山区的幼儿入园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丰寄宿制和火炬寄宿制的设立,解决了村级校点撤并后,边远村社孩子上学路远的问题。

为缓解乡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条件差异,让乡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况平总是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经过积极争取,大渡口镇中心小学新校区一期工程教学楼于2017年开始修建,2019年9月投入使用。2022年秋,二期工程学生住宿楼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可容纳320名学生入住。2023年春期撤并了和丰、民生、火炬校点,一所高品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初步建成,形成“三校一园”格局。

学校的硬件条件改善后,况平又与教师团队研究提升学校的内涵品质,提出以鹅卵石为载体的“金石”校园文化,落实“大度兼容以石载道”的办学理念,完善了大渡口镇中心小学“金石”党建、“金石”德育、“金石”课堂等校园文化体系,大渡口镇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校园文化连年荣获区级特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红旗大队”“优秀少先队集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

常怀乡村教育情结,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蓦然回首,33个年头悄然而去,况平磐石般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一年又一年,将一批批农家学子“摆渡”到希望的彼岸,用自己的点点滴滴吟唱着教书育人之歌。他坦言,将继续保持“空杯”心态,不断耕耘,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站好最后一班岗。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