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 泸州邀你相约历史名人杨慎“故事会”

2018-04-19 14:19:0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庞山岚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首词对大多数人来说肯定不陌生,殊不知这是530年以前杨升庵留下的众多诗篇之一。“这首词与泸州关系紧密,据说这是杨升庵在泸州洞宾亭,饮酒咏史写下的千古绝唱。”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杨升庵《临江仙》的创作故事,也许,在本周日的“酒城讲坛——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天下文宗•四川首批历史名人(杨慎)高峰论坛专场讲座”上,大家可以找到答案。

杨升庵与泸州有怎样的故事?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升庵出生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杨升庵自小博闻强记,奋志向学,加上天资聪颖,24岁便状元及第,供职翰林院,但其后半生历经坎坷苦难而终不得志。嘉靖三年(1524年),37岁的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被廷杖两次,死里逃生,而后永远充军流放云南。

他一生忧怀国事,其后半生几乎是在云南和四川之间徘徊游走度过的。到了晚年,选择地处云南和四川交界的泸州作为自己晚年的安身之所,在泸州生活了长达六年之久。

杨升庵在泸州期间,多次登临忠山,并常在江山平远楼登高揽胜,避暑纳凉,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除了江山平远楼,杨升庵在泸州题咏众多。

杨升庵途经叙永 题字“鱼凫关”

明嘉靖年间,杨升庵途经叙永时,见此地虽峰高路险,却山清水秀,鱼翔浅底,野鸭翱翔,遂在一峭壁上题写了“鱼凫关”三个大字,称之为“黔蜀分疆第一关”。

相传,鱼凫关石碑上的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生龙活虎。据当地稍年长的百姓介绍,石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大纳路时遗失,已被掩埋地下,曾有当地学者前往探访寻找,但由于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不能确定,只好让它长埋地下。而现在,只能从民国版《叙永县志》上看到这块石碑略显模糊的图片。

据介绍,边城叙永以“鱼凫关”为界,出了关匣则意味着已经出川,当时的关口上还有城门。不仅如此,杨升庵后来还以鱼凫关为由头,留下了这样的诗句:鱼凫今日是阳关,九度长征九度还。何与干城心腹事,空教霜雪老容颜。

泸州传承与创新《临江仙》创作舞台剧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从不递减。多年来,泸州致力于升庵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并多形式地开展了各类系列活动。据了解,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所编排的《升庵吟曲艺音乐会》,今年年初已在叙永县完成了首场演出。

另外,叙永县还开设了叙永鱼凫书院,以“杨升庵在叙永”的方式让杨升庵落户叙永。书院里陈列了四川十大历史名人简介,以及杨升庵本人的生平简历、在叙轶事、部分诗词和他的“鱼凫关”手迹、后辈书画家们对其诗词书画再创作等内容,再现了杨升庵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贡献。

在第六届四川省中华经典诵读会的现场,泸州市大北街小学校就以杨升庵的名篇《临江仙》为蓝本,创作舞台剧《滚滚长江东逝水》,为大家展现出古代历史人物英雄豪杰的故事。

升庵文化公益免费讲座

史称明代第一才子的杨升庵,以一首《临江仙》,借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一展其旷世才华。在他遭流放戍边侨寓泸州期间,写下了许多赞美泸州名胜古迹、山川风景、风土人情的诗词,杨升庵因此也成为了泸州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随着越来越多文化学者的积极研究,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纪念历史名人的活动层出不穷,对升庵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升庵文化在泸州市民的心中也更加深入。

4月22日(星期日),由泸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公益讲座“酒城讲坛——第二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天下文宗•四川首批历史名人(杨慎)高峰论坛专场讲座”在巨洋会议中心三楼1号厅举行。

预定公益免费讲座:3776680(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3014047(市社科联),听众QQ群:149637002

相关链接:杨慎著述多至100余种,李调元刊《函海》时,曾作专辑收录所著之书。散曲有《陶情乐府》。后人辑其重要著作编为《升庵集》,散曲有《陶情乐府》。小学:《古音》七书、《丹铅》诸录、《六书博证》等。经学:《升庵经说》《易解》《檀弓丛训》等。文学:《升庵诗话》《艺林伐山》《绝句衍义》《画品》《全蜀艺文志》等。史地:《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等。诗词:《升庵诗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编纂:《古今风谣》《古今谚》《丽情集》等。(综合泸州发布、酒城新报等)

相关报道:

    让历史名人“活”起来!四川省杨慎研究会成立

    我省公布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