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泸州快马加鞭

2016-09-01 08:46:0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洁

8月20日,周末。泸州市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会,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再督促。

以“等不起”的速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泸州确立了“五年集中攻坚、提前一年脱贫”的总体目标。围绕目标,泸州实施“七大扶贫攻坚行动”,快速高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健康扶贫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提前实现建卡贫困户低保保障和脱贫标准线 “两线合一”,广大“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泸州交出满意答卷:截至目前,已完成扶贫解困50365人,占省下达目标的75.57%;易地扶贫搬迁开工6571户,超省下达今年搬迁任务的59%。

快速高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8月25日下午3点,汽车温度计显示当前的温度为40摄氏度。笔者来到古蔺县德耀镇红光村罗家湾,挖掘机、推土机穿梭往来。

“23日进场,两天时间我们就完成了土地平整任务的四分之一。由于12月31日之前必须竣工,我们从中标到组织施工,仅用了两天,这是最快的一次。”施工方四川信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君臣说。

8月21日,四川信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德耀镇三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项目。“我们正好走到回家的半路上,中标后县发改局通知要求我们马上回来组织施工。我们立即调头回来,都还没来得及回家拿换洗衣服。”李君臣说。

李君臣感受到的时间紧迫,来自于县发改局传导的压力。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到8月31日止我们的72个集中安置点全面开工。”古蔺县发改局局长王琴说。和我们交谈的一个小时内,王琴接了13个电话,所谈内容均为易地扶贫搬迁。

古蔺县为快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立了县、乡、村、组、集中安置点五级责任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找到责任人。“昨天在督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个沙石厂沙石供应不上,经查,系临时电力跟不上造成的。我们的现场责任人立即协调,生产迅速正常。”王琴说。

为缩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比选周期,泸州市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公开遴选具有较好的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和良好信誉的企业参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参建企业名录。各县在公示企业中采取公开比选、抽签摇号等方式确定参建企业,迅速推进安置点建设。这一举措大大缩短了前期的比选时间。“按以往的比选流程,一个项目至少需要2-3个月时间,现在用这个办法,时间缩短到1-2天,大大提高了建设速度。”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雷文彩说。

8月26日一大早,联建户业主委员会质量组成员陈天平、骆国希早早来到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安置点。“今天一早有一车水泥要运来,我们来看看是不是我们要求的标号。”为确保集中安置点建筑质量,富民村安置点成立了联建委会员,从15户联建户中选举9户组成联建户业主委员会,分为资金组、质量组、安全组、纠纷调解组等5个组。这个业委会从选房址到谈价格,从管资金到监质量,从集建议到理纠纷全过程参与,实现群众自己“当家做主”。“与其政府大包大揽,不如让百姓说了算。”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第一书记”王光伟说。

不仅如此,为了增加贫困户收入,泸州要求施工企业进驻安置点后,所用小工都选用本地贫困户。“我们在这里打工每天有200元收入,而且建自己的房子,质量放心得很。”富民村贫困户陈天文说。

到2017年,泸州要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 20733户78032人。古蔺、叙永、合江2017年底要基本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泸县要在今年11月底全面完成任务。泸州市要求,要不讲任何理由,不留商量余地,必须昼夜兼程、挂图作战,确保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

四个百分之百掐断因病致贫的“根”

“真没想到,自己一分钱也没花,就把病治好了,如果不是政府的政策好,我都不晓得死了几回了。”8月26日,在叙永县叙永镇卫生院,落卜镇三江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郭中德正在吸氧。谈起“健康扶贫”给他带来的实惠,满脸笑容。据郭中德介绍,他长期患有肺心病、肺气肿,近段时间还呼吸衰减。今年已经住了三次院。在县健康扶贫“四百工程”政策的帮助下,他一分钱也没有掏,大大减轻了生活压力。

在贫困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

为掐断因病致贫、返贫的“根”,泸州市实施健康扶贫“四百工程”,即:贫困人口预防保健覆盖面100%,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贫困人口医疗扶贫附加保险参保率100%,贫困人口应救必救救助面100%。政府全额承担贫困人口的预防保健、医疗扶贫附加保险费用,并全面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出院结算时,病人通过各种政策报销、医疗机构减免和民政救助,剩下的个人自付部分由帮扶单位或政府统筹解决,真正实现了个人“零支付”。

治病不如防病。2014年,泸州市在叙永县启动全民预防保健项目,为全县所有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等。这在全省尚属首次。这个项目将所有人纳入预防保健体系中,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免费健康体检,同时,对每个人进行健康管理,没病的人得到健康知识的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查出病的人则能得到个性化治疗。去年3月10日,叙永镇卫生院医生与村干部、村医生带着检查设备来到梅中全家,为他进行了包括血常规在内的一系列体检,结果查出他的血糖高。随后,他被列为卫生院重点慢病管理对象,医生向他讲解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的方法,并要求他每两个月到卫生院复查一次。一年下来,他的血糖浓度逐步下降。

今年6月1日起,泸州市全面推开全民预防保健项目,覆盖全市510万城乡常住居民。

泸州还加快推进低保兜底工作,落实全市农村贫困低保人口今年每人32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实行低保线和脱贫线“两线”合一,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低保人群由政府提前兜底解决。

泸州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出行难。8月15日,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双河场渡改桥双向两车道的桥梁工程完工。双河场大桥是今年泸州首座通车的“渡改桥”,受益群众5000多人。泸州市在“渡改桥”方面计划通过3年建设攻坚,投资42亿元,推进建成渡改公路桥44座、渡改人行桥2座,取消154个渡口,取缔区间客运船舶,全面消除江河水上客渡运交通安全隐患,使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更有保障。

“第一书记”不脱贫不撤退

8月26日中午两点,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第一书记”葛鹏程来到贫困户王强家。“拆房子一定要注意安全!人手不够给我说一声,我帮你组织人。”

王强家的房屋是土墙房,四处开裂,系大清宣统三年所建。“一到下大雨,我们眼睛都不敢闭一下。”王强说。今年,他家被列为D级危房改造户。8月25日,王强开始拆除旧房。因担心人手不够和安全问题,葛鹏程一有空就到王强家帮忙。

葛鹏程是泸州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自去年7月下派担任太和村“第一书记”以来,葛鹏程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一心扑在太和村。目前,太和村新建7公里社道已经竣工,正在加快建设5.5公里社道,新发展花园500亩,5个社实行了农网改造,销售土鸡5000多只。“往年没有改造电网,我们的电扇都转不起。今年如果没有改造,这段时间怕热得遭不住。”2社村民刘怀清说。

2015年7月,泸州市选派了324名驻村“第一书记”到贫困村工作。泸州市委在全省率先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办法》,为每名“第一书记”每年划拨5万元专项经费,全面落实“第一书记”伙食补助、一次性补助、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差旅费等。

为加大考核力度,泸州将县(区)、乡镇党委书记抓“第一书记”工作纳入季度党建述职考核评议内容,因村、因人而异设置差异化考核指标,优秀等次比例按所在县(区)驻村“第一书记”总数的20%来确定,2015年在“第一书记”中确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65人。为调动工作积极性,泸州对表现突出的“第一书记”优先提拔重用。截至目前,全市50名“第一书记”得到提拔重用,其中37名在换届选举中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泸州还建立“第一书记”调整、召回制度,对51名工作不适应、不胜任、作用发挥不好的“第一书记”进行了调整,责令派出单位重新选派素质好、能力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

广大“第一书记”奋战在扶贫一线,投入真心真情真蹲实驻,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2015年243个贫困村67个村整体脱贫,8.1万困难群众精准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孔芒 田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