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区域中心城市 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泸州

2017-11-29 09:51:1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庞山岚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刘军) 泸州,作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川南经济文化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运交通,使泸州在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泸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泸州这座千年古城厚积薄发,正在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朝着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城市群南部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泸州市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山水绿色、宜居宜业、区域中心、中国酒城的发展定位和“双两百”的发展目标,竭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泸州城市转型发展。

畅通泸州 建区域中心城市

在2014年发布的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走廊规划中,泸州被规划为长江上游唯一的重要区型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围绕“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截至目前,泸州市高速通车里程由67公里增长到455公里,居全省第3位、川南第1位;泸州机场航线由4条增加到18条,成为全省第三大航空港;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省62.5%。

目前,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已建成6个集装箱泊位,形成集装箱100万标箱/年的吞吐能力,是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已成为集公、铁、水多式联运为一体的长江上游百万标箱港口。水路货运稳居全省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省连年保持占比60%以上。

泸州港作为打造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之一,已成功纳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各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参与合作的“四川省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铁公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功纳入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先后与成都市、武汉市等签订了《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口股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与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泸州港合作协议。

泸州市交通运输局计划科副科长邹海介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发展交通运输规划体系中,泸州被规划为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在城市发展中属于先导性产业,任何发展都离不开交通。要想发展其余产业,交通是基础。我们现在要全面推进全面小康,那么交通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在泸州市的扶贫规划中,交通是排在第一的,‘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的话,其余的发展都会被带动起来。”

通过十年的时间,泸州市建成了三条国家高速公路,一条省级高速公路;通过规划建设渝昆、泸遵高速铁路、整治长江航道、迁建泸州云龙机场、加密高速公路网、提升国省干线、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建设两江通道、渡改桥解决了群众的出行便利问题;通过创建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公交都市,推进“交通+旅游”、“交通+扶贫”、“交通+产业”、”交通+互联网”,解决发展问题;通过“交通+”战略,建设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推进智慧交通,实现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和货运的无缝衔接,最终将泸州建设成为铁公水空互联互通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山水泸州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泸州市住建局副局长王晓谦介绍:“近年来,泸州市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山水绿色、宜居宜业、区域中心、中国酒城的发展定位和“双两百”的发展目标,竭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泸州城市转型发展。

作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泸州市进入国家“双两百”规划,并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5.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135.62万人,城镇化率达47.5%,建成区绿地率为36.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5平方米。

泸州坚持“全域规划、全面治理”的原则,确保到2019年底主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5%,县城污水处理率达85%,乡镇污水处理率达50%。

目前,泸州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9座(主城区5座),主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92%;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76个,其余43个正在实施,今年底实现全覆盖;农村污水处理站点建成75个,其余125个正在推进。

泸州市结合“江、山、酒、港”的特点,加强城市生态建设保护。通过实施增绿工程,形成以公园绿地为重点、道路绿化为网络、小区绿化为依托、街头绿地为靓点,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量质并举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建设忠山公园、长江滨江公园、东岩公园、张坝公园以及蜀泸大道、酒谷大道、城南大道等一大批以植物造景为主、生态效益明显的大型绿地。实施“文化入园”工程,将酒文化、红色文化、江河文化等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有山有水,山水相连。泸州以城市公园、“两江四岸”为支撑,以道路绿化为骨干,以街头景观为节点,以公共绿地、庭院花圃、楼顶绿化为点缀,以一环路、二环路、绕城高速环境绿化带为呼应,以近郊田园风光为补充,系统打造城市绿色生态体系。

目前,泸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各类公园36个、城市干道绿化带40多条,已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格局。

现代泸州 打造数字化城市

2011年,泸州市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先后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该项目于2013年4月11日通过省数字城管专家组初验收,9月13日通过省数字城管专家组验收,泸州成为首家通过省数字城管专家组验收合格的地级市。

数字化城市管理,按照“两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考核、四级联动”的模式进行体制建设。目前已建成二级平台,三级平台共计80余个,覆盖主城区100平方公里,江阳区、龙马潭区配备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45名,负责管理1457个万米单元网格。

泸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主任谢阳春说:“以前的城市管理是在街上巡查,或者群众的投诉,根据具体发现的问题,在进行具体的处理。自从数字城管建立以后,是采取主动监督,利用现代化的数字信息系统,进行网格化管理,市建和部建这种方式来管理,对城市管理精细化,高效化和对于城管的管理水平有非常大的提升。”

截至目前,泸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共受理派遣案件282885件,责任单位处置案件273430件,处置率96.67%,结案率95.95%。“96198”城市管理服务热线共受理群众投诉、咨询案件7817件,责任单位处置7630件,处置率97.76%,结案率97.60%。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