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4天 达“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2021-06-07 21:04: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魏杰)6月7日,泸州市召开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回顾泸州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并通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泸州市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现场。魏杰摄

“十三五”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劣V类水体比例为0

“‘十三五’时期是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最大的五年。”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波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均全面完成,包括:2020年主城区优良天数比率为88.5%,PM2.5平均浓度38微克每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32.1%;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质比例100%;劣V类水体比例为0;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等等。

会上,罗波列出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几组数据——

蓝天保卫战:打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组合拳,多措并举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2020年,泸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4天,同比增加18天,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碧水保卫战:长江干流、赤水河、永宁河等水体稳定保持Ⅱ类标准,沱江、濑溪河达到Ш类水质标准,小流域水质逐步改善。到2020年底,沱江、濑溪河水质已由“十二五”时期是Ⅳ类标准改善为Ш类标准。

净土保卫战:建成投运川南首个1万吨/年医疗废物处置项目,正加快5万吨/年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出台《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积极推动《泸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立法工作。

根据资料显示,“十三五”期间,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四个“全省率先”:全省率先完成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全省率先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信息化平台;全省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省首批建成投用规上工业企业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

“十四五”规划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健全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

罗波坦言,“十四五”期间,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需要从大气、水、土壤和环境风险管控4方面着手,比如联合毗邻地区的重庆和贵州等开展区域大气污染防控联合执法;加强优良水体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和处理系统;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加大环保公益诉讼力度,推进跨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

“绿色低碳发展是‘十四五’期间的中心重点任务。”罗波重点谈到,“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上,加快发展绿色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服务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打造环境保护和农业增产双赢局面。

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上,建立完善绿色生活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在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上,完善能源、水资源消耗和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加快建立节能型工业体系、交通网络和建筑模式。创新土地矿产要素供给,健全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