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中医医院打造泸州首个“医养结合型医院”

2016-09-12 11:07:4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洁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李娟 赖谦)既能给老人看病,又能提供养老服务,泸州正在积极探索全新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9月7日,泸州市中医医院与泸州市社会福利院正式签约,合作建立泸州市医养结合示范点——泸州市中医医院福利院老年康复分院,打造全市首个“医养结合型医院”,解决了曾困扰多年的“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难题,实现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安心养老的有机结合,标志着泸州在探索“医养结合”方面迈出了具有实质性的第一步。

医养分离 曾长期困扰老人及其家庭

在人口深度老龄化的情况下,“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困局:随着老年人空巢化和独居化现象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正面临着“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困境……在此局面下,如何破解困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已是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据泸州市统计局最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市现有老年人为88.4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7.4%,这一群体中85%有养老需求,而目前我市的养老院和养老机构不足50家。

而在养老机构里的老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慢性病老人、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甚至是绝症晚期老人,对于医疗资源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过去,由于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不足,老人住在养老院里不方便就医,住在医院里又不能养老,医疗和养老分离,使养老机构里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严重困扰着老人及其家庭。

以泸州市福利院为例,该院有开放床位150张、医生3名,由于医疗和康复治疗条件有限,对病情的诊治以及后续长期的康复治疗较为困难,致使许多患病老人送医疗机构治疗后,后续的康复治疗靠长期在医疗机构“押床”,既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又大大增加了老人家属负担。

为了解决“医养”分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按照国务院2013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泸州市社会福利院、泸州市中医医院将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将建立泸州市医养结合示范点——泸州市中医医院福利院老年康复分院,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入住福利院的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病老人、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相融合的服务。

创新模式 将医院安在养老院里

在泸州市忠山路二段17号,泸州市社会福利院内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正是建设中的二期老年养护楼工程,预计新增加450张床位,其中就包含拥有50张住院病床的泸州市中医医院福利院老年康复分院。

泸州市中医医院福利院老年康复分院设置DR、彩超、心电图、生化及其它常规检查项目,24小时提供老年人入院体检服务,配备急救设备、开设普通病房和特殊病房。

康复分院建成后,将为市福利院600张床位的老年人、附近社区居民4.5万人提供门诊、住院的医疗服务。这样既满足泸州市福利院老人的医疗需求,同时又满足附近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

在医养结合新模式下,以后福利院的老人们有望实现足不出户享受专业的就医、住院服务。住院老人病情需要治疗的,在分院住院管理;病情好转或治愈、治疗结束的,可转为普通养老管理。分院的医护人员负责日常医护管理,对病情需要化验检查、心电图检查、B超检查的老人,可由分院采样、送检。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资源,也能为老人提供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还能为对急重病人,打通绿色生命通道,及时转送到医疗本部治疗,对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送回养老分院继续进行后期治疗,实现了医疗服务、护理服务、安心养老的有机结合。老人除能在福利院中养老,身心健康还能够得到关照,小病小痛可以在院内就医,慢性病在院内康复和理疗,还可以在院内刷医保卡。

为了满足福利院老人及附近社区居民的就医需求,泸州市中医医院将为康复分院投入优质的医疗资源和设备,并将实行医院化的专业管理。在人员配备方面,配置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17名,有资质的护理人员(包括护士长)20名,收费员2名,护工1名;在设备投入方面,将投资约849.95万元配备各项医疗仪器、设备等。

可以预见,一幅“欢笑和美、幸福安康”的和谐画卷正在忠山上徐徐展开,未来,这里将成为老人们安享幸福、健康晚年的美好家园。

四川在线泸州新闻热线:0830-3776680,微信:【发现泸州】,投稿QQ:115130544@qq.com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