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药,用交流、支持等"打破失眠魔咒"

2024-01-21 11:39: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到门诊来咨询失眠问题的患者较多,由于睡眠不好,第二天精气神差,学习或工作效率低,让患者感到十分痛苦、苦恼,甚至有的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治医师黄烨说。1月19日上午,黄烨正在门诊坐诊,有等不及的患者在诊室门口徘徊,看到有人出来后,时不时往诊室里看看。

失眠影响日间功能障碍  “安眠药”治标不治本

受睡眠障碍影响的患者不仅是次日精神气不足,辗转难眠的滋味也十分难受,有的还会衍生出焦虑、急躁的情绪。据黄烨介绍,失眠患者常常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在床上辗转半小时以上仍然没有睡意的;在整夜睡眠过程中,觉醒等于或大于2次的;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六个半小时;伴有疲劳、情绪低落等日间功能障碍问题。

前来就诊的患者是否确诊为睡眠障碍,是需要经过详细病史采集、量表评估、多导睡眠图监测等手段进行充分评估后才能给予定论的。"失眠原因的评估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大多数患者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通常不愿意接受评估和检查,仅要求医生开点'安眠药'就好。"黄烨说,"用药虽能缓解症状,但长期用药有可能导致药物耐受,药物依赖等。这种治疗方式没有从失眠成因上去解决,患者失眠的症状有可能会继续存在。"

去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在原有的睡眠障碍门诊上,在门诊开设"睡眠障碍团体心理治疗"。据黄烨介绍,"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具有最多实证疗效研究支持的非药物治疗,也是国外众多睡眠中心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通常由心理治疗(咨询)师带领8—12名患者为一组,封闭式进行集中团体治疗。与其形容为集中团体治疗,不如说是在"家"小聚。

聚在一起“话家常” 纠正不良睡眠观念

诊室内摆放着沙发、茶几、绿植等,打造成“家”的模样,医生和患者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分享。据黄烨介绍,每次课程都不同,设有"放松紧绷的身体""打破失眠魔咒""时刻关照身心"等团体课程。通俗来说,就是心理治疗(咨询)师提供专业的睡眠卫生教育,让成员通过了解睡眠的重要性、睡眠环境的优化、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通过认知治疗帮助成员纠正不良的睡眠观念;通过减压与情绪调节,提升睡眠质量;有效运用放松练习,改善睡眠,促进自我照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团体治疗中,成员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实践经验、困惑、进展、成功等,通过交流、支持等,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和鼓励,减轻孤独感和自我批评,激发希望和积极性,在分享和互助中,共同成长。

与常规药物治疗方法不同的是,"睡眠障碍团体心理治疗"可以分析失眠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由此调整睡眠习惯和改变成员应对失眠的方法,自然能减少失眠、情绪问题等现象的发生。

目前,已开设的两个团体中近20人正在接受治疗和改变。不少成员开始看到睡眠质量的改变,有的成员表示十分神奇,说:"我居然在老师的引导下躺在瑜伽垫上就睡着了,以前必须吃'安眠药'。"接下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还将开展青少年情绪管理团体、亲子关系团体、减压团体等。(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