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闪耀驻村路 记方山镇熊坝村第一书记

2017-07-05 15:05: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庞山岚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袁玉华) “这两年,张书记确确实实为我们村干了不少实事啊!”如今,谈起江阳区方山镇熊坝村第一书记张礼斌,村民们赞不绝口。2015年7月,江阳区工商联商会主心负责人张礼斌,被选派到方山镇熊坝村担任第一书记,两个月后又担起了支部书记的工作。两年的驻村经历,让张礼斌尝到了酸甜苦辣,也丰富了他的人生。

张礼斌向村民了解情况

初生牛犊就要能吃苦

刚上任,张礼斌开始挨家挨户去走访,谁知道队长都不理他,觉得就是来走过场的;村民也一脸的不信任,都不肯说实话。连续跑了一个周,张礼斌除了认得几个人、几条路,有价值的信息基本没摸到,高涨的热情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张礼斌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后,换了个方法:白天往田间地头跑,看到有村民干活就去帮忙,一边帮着掰包谷、扯豆子、打谷子,一边拉拉家常;晚上,趁热打铁串串门,问问村情、听听诉求。10多年没干农活的张礼斌,几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手打起了泡,身上到处都是伤口。

家里人很不理解,第一书记居然是这样子当的?正是靠着这种坚持不懈,张礼斌和村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开始信任他。两个月下来,张礼斌访遍了全村1000多户群众,把村里的情况和问题彻底摸清了。

外来和尚更要肯念经

由于熊坝村是由原龙华、熊坝两个有名的问题村合并而来。张礼斌试着把村干部们叫到一起“摆龙门阵”,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结果有的推脱有事,有的干脆不“甩”他,让他碰了一鼻子的灰。灰碰多了,张礼斌学“精灵”了:你说有事情,我就跟你一路去办;你说坐不到车,我就开车去等到。就这样软磨硬泡,慢慢地,村干部觉得张礼斌是个“耿直人”,开始接受他的一些观点。在张礼斌的带动下,大家修路建桥冲在最前,天黑还在工地上;低保办理阳光透明,审核资料晚上10点过还在忙;调解矛盾凌晨2点过下班……村班子焕发了新面貌。在城里当协警的年轻党员肖波和外出创业的大学生钟俊看到这种好势头,毅然决然回村当后备干部。现在,熊坝村班子从软弱涣散变成了全镇最年轻、学历最高、战斗力最强的班子。

班子团结起来了,张礼斌开始狠抓支部建设,筹资5万元对村办公室进行了装修。为了把党员聚拢来,张礼斌建了熊坝村党员微信群,把29名年轻党员、流动党员都拉了进来,通过微信群进行党务公开、党员教育。流动党员舒忠海常年在陕西打工,进群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终于找到组织了”。76岁的老党员舒朝富在一次党员会上对张礼斌说:“张书记,现在的熊坝才有点样子嘛,支部的工作我们一定支持。”

贫穷帽子一定要摘掉

熊坝村穷,主要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连个像样的产业都没有,70%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村民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少部分人竟然以能够吃到低保为荣。驻村以后,张礼斌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改变熊坝村的“熊样”?

要想富,先修路。熊坝15公里的通村路,只有6公里是水泥路,剩余的全是泥结石路和机耕道,其中有一截断头路,上龙桥就卡在路中间,一卡就是10多年,桥没修好,路就没法通。为了啃下这块骨头,张礼斌拼尽全力跑项目、要资金、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3个周下来瘦了10几斤。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张礼斌的努力下,村上争取到30万元资金,今年4月上龙桥建成通车,镇党委又投入300余万元,完成了桥两端的断头路硬化,方山镇第一条乡村“白加黑”在熊坝诞生。

路要修,产业也不能丢。张礼斌带着村干部调研、咨询、反复论证,决定依托方山景区发展特色种植。当张礼斌带着争取到的20万元资金和荔枝、贵妃枣果苗回到村上,村民却不怎么买账。有的村民说:“张书记,以前我们也栽过桂圆,但是管理不来,最后基本上都死了,现在还有啥信心栽嘛?”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张礼斌一个队一个队地组织群众开会,向他们承诺选苗育苗、技术指导、信息推广“一条龙”服务。贫困户林云生游手好闲惯了,张礼斌就跟他算致富脱贫的账,带着他干;罗相云一家缺少劳力,张礼斌就带着村干部和志愿队上门帮忙……今年,首批种植的100亩荔枝已经开花了,300余亩贵妃枣长到了近1米高,还有两年就能投产。靠着产业带动,全村71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摘帽,熊坝村正在渐渐“雄起”!

熊坝村的变化,是张礼斌驻村两年默默的付出:每天开着自己的长安车来回跑,花掉油费、修车费2万多元,没在村里报销一分钱;去年4月,两个孩子住院10多天,一个肺炎、一个扁桃体化脓,而自己正忙着在村上修路和抓产业发展……

四川在线泸州新闻热线:0830-3776680,微信:【发现泸州】,投稿QQ:115130544@qq.com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