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曾凡铮 用赤诚谱写精彩人生

2013-10-21 15:42: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晶城

——记古蔺县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曾凡铮

四川在线消息(李明 李杰)“有纠纷,找凡铮,找了凡铮一盘清;有冤屈,找凡铮,找到凡铮冤可申。”在古蔺县双沙镇民间流传的这一句顺口溜,是人民群众对双沙人民法庭庭长曾凡铮的颂扬,在人民群众眼中,他是一个公平正义的法官,是一个清正廉洁的法官,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法官。或许,他的名字,曾、凡、铮三个字是他基层法官生涯的最好诠释。

曾:曾经

他,今年50岁,从事基层法官工作已经26年了,加上他做教师、乡镇干部的时间,已经约三十年,正好伴随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三十年,树苗长成了栋梁,三十年,小溪淌成了大河。

曾凡铮的三十年,除了年纪和脸上的皱纹,却似乎仍未改变,因为他一直在人民审判的最前沿、最基层。

可是,正是在基层的这三十年,他却建立了人生的辉煌:成功审结2919件案件,其中巡回就地办案2026件,调解2804件;连续12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4次荣记个人三等功、曾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中华新世纪先进个人等30多项个人荣誉;他所带领的法庭连续12年被评为县法院先进集体,先后荣获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先进法庭、优秀政法基层单位、四川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等20多项集体荣誉。

即便如此,他只用了一句非常简单的话来概括:“这些真的不代表什么,只能说明我的确还是做了些事。”

凡:平凡

在法庭工作,有头悬国徵,身着法袍,手持法槌,端坐审判席,行使审判权的神圣、庄严时刻,但更多的时候则平凡得多,案件平凡,工作平凡,家庭也平凡。他每天所做的工作用顶酷日、冒风雪,爬高山、行陡坡,披星辰、戴月亮来形象并不为过,这样做为的就是能调取证据,释法明理,主持调解。长期工作在崎岖边远、基础条件差的基层一线,铸就了他为民的情愫、务实的作风、奉献的精神、清廉的节操。

曾凡铮有句口头禅:“打官司的都是我的老乡,手板手背都是肉,咋个忍得起心歪起判嘛”。这句话讲得太朴素,加上他浓浓的古蔺口音,让人有忍俊不禁的感觉,听不到基层工作的苦累与艰辛,反而尽是对基层审判工作情浓于水的热爱。

曾凡铮正处于知天命的年龄,上照顾老下养护小正当时,但因工作原因,曾凡铮少有回家看望年老体弱的父母,少有陪妻子聊天,少有过问孩子学习。孩子说:“习惯成自然了”,孩子这句话不知道是理解多些,还是无奈多些。但从曾凡铮的言谈当中听得出,他对家是充分愧疚的。

铮:铮铮铁骨

曾凡铮办案,雷厉风行,讲得明道理,说得服群众,镇得住场子。

2008年11月,双沙镇庆丰煤矿和坪子煤矿在长期的开采中,因地质灾害分别损坏43户和31户群众住房,涉案金额达306万元,受害群众情绪激动,聚集在一起,堵住煤矿不准生产,并可能演变为恶性的群体性事件。曾凡铮获悉后,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卷宗,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为民的情怀,在第一时间主动协调司法所干警、镇安办同志亲自到现场办案,说服双方当事人,稳定双方情绪,引导当事双方理性对待,共商解决办法。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圆满解决。他带着对群众的情感,旗帜鲜明的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毫不动摇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2013年7月16日,原告唐心波与被告邢吉弟、戚长珍的大额民间借贷纠纷在立案后两天,曾凡铮同志以其多年的调解经验就将其化解。在该案中,被告邢吉弟因欠款一千多万一直在外躲避债务,而戚长珍也称其与邢吉弟已离婚对此债务不负责。原告唐心波眼看借款即将化为泡影,内心万分焦急。曾凡铮同志收到该案后立即通过电话给邢吉弟、戚长珍做工作,在知道二人在泸州后,次日就赶到泸州与二被告见面继续做调解工作,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法、理、情”劝说,二被告终于愿意归还原告本金及利息。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曾凡铮如今仍身先士卒,坚守在基层第一线,为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平正义,如孺子牛般孜孜不倦,努力耕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