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鄢德良)近日,从泸州市公安局获悉,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建设生力军的作用,泸州警方制定出台了《全市公安机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二十条措施》,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是积极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围绕企业改革、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等重点事项,积极依法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当事方的合法权益。
二是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快速应对机制。完善应急处突力量“屯警街面、动态备勤”机制,超前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是依法严厉打击惩治各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妨害企业管理秩序、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等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和群众的经济损失。
四是持续强化社会治安环境整治。针对水、电、油、气等国计民生和新兴产业企业、单位周边的突出治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涉枪、涉爆和剧毒危险化学品的整治排查,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贴身服务”。
五是改革和规范 110 接处警服务。健全完善 110 回访评警制度,稳步推动 110 与 12345等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平滑对接。
六是积极优化道路交通管理服务。深化农村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交警力量下沉派出所集约管理模式,推进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推广潮汐车道管理方式,依法严查交通违法行为;围绕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帮助、指导企业防范交通安全事故,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消除安全隐患;推广应用全国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利用网页、语音、短信、手机APP等方式,开展公安交通管理执法服务,启用“12123 交警服务热线”,建立12123 交通管理短信服务平台,开发使用“交通违法资料处理系统”。
七是积极改进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开通“96119”热线电话,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损坏、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等火灾隐患的举报投诉。
八是全面创新户籍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泸州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基本实现城镇入户“零门槛”,为企业引进人才和用工提供方便。
九是全面升级出入境管理服务。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同步开展港澳团队旅游签注自动填表、自助查询、自助受理工作,推出取证短信温馨提醒服务,让申请人即时了解证照办结情况并在第一时间领取。
十是全面改进监所管理服务。加强公安监管场所对外开放,推行被监管人员家属预约会见、视频会见服务,减少办案人员、律师及被监管人员家属会见等待时间;推行被监管人员与家属远程视频会见、异地网络会见,降低群众会见成本。
十一、全面提升窗口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推进“阳光执法”,制定出台《公安工作社会化评价实施办法》,在全市交警车管、出入境、派出所等窗口服务单位安装服务质量评价器,主动接受群众对执法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十二、完善“网上公安”办事平台。建设完善全市公安机关统一的网上办事平台,完善互联网上公安门户网站办事大厅功能和办理工作机制,探索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申请在线受理、网上审批,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十三、推广公安微博、微信服务。完善“平安泸州”微博、微信平台建设,实现交通违法查询、公安业务办理咨询、回复。
十四、探索推行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服务。凡属重大产业项目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探索推行统一受理、快速转办和办结告知等制度,提供“一站式”服务。
十五、进一步清理公安行政审批项目。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一律不得作为前置条件;对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前置条件的,一律不再进行前置审批;核准机关能通过征求部门意见解决的,一律不再进行前置审批;除特殊需要并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不得设定强制性中介服务,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
十六、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市、县区两级公安机关将普遍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及时公布,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十七、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坚决防止因部门、个人利益驱动,违法插手经济纠纷,影响经济发展。严格控制对企业的各项检查,严格规范涉企执法信息公开工作,严格行使涉企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十八、建立完善民警责任追究和考核制度。建立公安民警插手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优化发展环境失敏、失控,影响恶劣的,将严厉查处、问责。
十九、建立健全“四个一律”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公安民警插手企业经济活动的纪律处分规定,要求全市公安民警一律不许插手企业招投标行为,一律不许插手企业工程建设过程,一律不许插手企业采购行为,一律不许插手非公企业对企业各类合作者自由选择。
二十、发挥 12389 举报电话受理平台作用。建立以公安纪检监察为主,督察、队建、人事、法制、信访和涉事警种协调配合机制,依托 12389 举报电话,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公安机关及民警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线索、投诉,加大核查办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