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胡涛)泸州市古蔺县德耀镇位于四川南缘古蔺县城西部,镇政府所在地距新县城6公里,省到S309线古赤路穿境而过,拟建古(古蔺)叙(叙永)高速公路县城接入处正在建设的叙永至大村铁路古蔺火车站驻地,属于川滇黔渝“金三角”旅游环线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西入古蔺第一关”之美称。德耀,正凭借“白酒金三角”大发展的机遇,正在乌蒙高地上迅速崛起。
抓思想、认识到位、谋场镇经济社会发展
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精神,强化指导思想,改变工作作风,德耀镇狠抓干部思想素质,德耀镇党委、政府做到 “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为古蔺留下了让人永远铭记的红军长征精神,一瓶郎酒、神采飞扬中国郎,带动古蔺快速发展写新篇,为了抓住古蔺县城发展大机遇,德耀镇党委政府以超前的思维、开阔的眼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进取的工作态度,谋划长远,狠抓当前。抓发展、抓项目,抓建设、抓落实,又好又快推进德耀镇快发展。
提能力、抓人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人才是发展之基,社会进步之础。
教育事业上,抓好全镇两千多名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村级小学改危工程的力度,做好学生营养午餐,改善教师居住环境,让学生安全,教师快乐,家长放心。
组织基础上,走出去开拓视野、请进来提升技能。在德耀镇机关、各部门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德耀镇发展方向,鼓足工作干劲。站得高才能望的远,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加强自身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发挥各自所长,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能力素质。
劳务开发上,搞好群众学习培训工作,利用现代教育资源优势,开办知识理论讲座,搞好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技能,使之有一技之长,激活其造“造血”功能,进城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得到合适的劳动报酬,在家能促进农业生产增收,不仅促进了就业创收还提升了知识文化水平,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快速发展打牢根基。
建组织、抓组织纪律到位、促战斗力生存
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抓标杆、树典型,打造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能胜的,有着“过硬作风、严明纪律、顽强毅力”的干部队伍。优化管理流程、消除管理短板、提高管理效率,强化组织纪律,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建立优质高效的人才保障队伍。以目标管理为抓手、绩效考核为突破口、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德耀镇的社会实际,结合工作任务要求,以全年工作目标为基础,制定《德耀镇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量化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德耀镇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和《村干部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对机关干部和各村(社区)三职干部进行每月考核计分,将年度量化考核得分与年终特殊贡献奖挂钩,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引企业、积极融入县城发展、经济建设档次
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越的环境位置优势,高速公路,铁路穿境而过让德耀镇这个古蔺县城规划的后花园迅速的发展提供独有的资源条件。
德耀镇一直以粮食、烤烟、畜牧、茶叶等作为主导产业。交通的迅捷、县城的大发展使德耀镇镇的大多特色农产品均流入了古蔺县城和邻近的叙永、泸州的消费市场,是名副其实的“肉担子、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黄荆、大寨、箭竹太平环线旅游带的发展德耀这个有着古蔺乡镇餐饮特色美称的地方将是县城的“娱乐场、餐饮场、游乐城”,筑起集特有“优质天台贡米、有机茶叶、林下养殖、活水养鱼、方山竹笋等特色农业供应基地为一体的丰富、生态、旅游、餐饮、娱乐、服务、休闲、观光旅游业。
随着德耀镇建设5000亩甜柿产业基地及甜柿深加工产业以及绿色有机茶场的建成,这些将构筑起德耀致富经济新的框架。
做民生、保好社会稳定、镇富民强得实惠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打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民生“与天斗其乐无穷”,为改变靠天吃现状,德耀镇加大资金投入,完成农业水渠建设,修建蓄水池,有效保障农用灌溉,做到旱涝有收,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要得福先修路”,德耀镇积极通过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改变交通条件,对所辖永华、柏坪两村村公路进行硬化。
抓好教育做好学生营养午餐,改善师生居住环境。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对五保、低保特困户进行资金补助,搞好新村聚居点建设和风貌工程,让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住宜居。
加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投入,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完善新型农村和城镇医疗保险,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其病有所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农家书屋,扎实开展综治、维稳、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形成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不断活跃群众性文体活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德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