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康宁 杨楚群)7月5日,笔者来到黄荆乡滨水文化广场,以山峰为背景,绿林为幕布,一场视听盛宴正待开启,观众席座无虚席。
晚上8点半,一轮“圆月”出现在漆黑的夜空中,一位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少女引吭高歌。在变幻的灯光和优美的旋律中,一场引人入胜的演出拉开序幕。
新版《黄荆·三百里》以自然山体为背景,用舞台综合艺术表现方式,分《欢·叙》、《彝·香》、《灯·韵》、《梦·瀑》、《情·醉》五个篇章,向观众展示古蔺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演出以天为幕、山水为景,结合灯光和音乐,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彝·香》篇章,生动展现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少女时期在古蔺习文习武情景,展示彝族风俗文化。
《灯·韵》篇章,则生动展现了民间歌舞——古蔺花灯“要逗要笑、要拽要闹、要唱要跳”的表演风格。
《梦·瀑》篇章,一群花仙子在森林中跳舞,汲水止渴,鸟鸣声、潺潺流水声不时传来,展示如梦如幻的自然瑰宝。
《情·醉》篇章,朴实的古蔺儿女拿起簸箕辛勤酿酒,写着“郎”的大酒坛飘来阵阵酒香。该剧目以古蔺民俗民间文化为创作源泉,使古蔺人文历史的代表性元素得以重现。
“第一次来到古蔺,正巧赶上《黄荆三百里》演出,能看到这么赏心悦目的演出,领略自然之美,真让我们感到惊喜。”来自荷兰的华侨陈敏在观看演出后告诉笔者。山水给力、演出精彩,是大部分旅客的感受。
全新突破 引入更多互动环节
“以往说起实景演出,总觉得是门抽象高雅的艺术。而《黄荆·三百里》,能看到奢香夫人习文习武、古蔺花灯,都是非常熟悉的内容,艺术的门槛降低了,更容易让我们接受。”古蔺本地游客朱兴说。简单、明了、直接、热情的艺术风格,深受观众的喜爱,掌声此起彼伏。
据负责人介绍,改良后的《黄荆·三百里》更注重对古蔺文化的直接表现,突出“大众、精致、特色”定位。今年,舞台面积比去年缩减约100平方米,取消第二层平台,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变舞台演出的“高高在上”为“平易近人”。精简演员15人,增加4名专业演员,把舞台演出追求宏大的视觉效果变为专业、朴实、本土、原生态的风格。
新增加的观赏、互动元素也深受观众好评。《欢·叙》篇章,年轻美丽的少女将亲手缝制的香包投入观众席中,引起阵阵哄抢。《情·醉》篇章,一碗碗散发着浓郁香味的醇酒被送到幸运游客的口中,齿颊留香。《彝·香》篇章,一根根具有彝族风味的腰带被“有缘人”领走,在观众席中掀起一阵阵高潮。看完演出,喝完美酒,许多游客趁兴走上舞台,与演员一起载歌载舞,不醉不休。
《黄荆·三百里》坚持“小演出小演”的路子,充分融入黄荆老林景区自然风光,强化古蔺本土彝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文化。
科技引领 打造全新旅游名片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摆脱走马观花的景区游览方式,用更深层次的东西打动游客,在地方经济、文化产业、品牌效应之间找到契合点。”古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春艳说。《黄荆·三百里》,无疑提供了新的模式。
近年来,古蔺致力于探索文旅交融的新路径,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金量。2012年7月起,古蔺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资金等方式扶持天香文旅公司,实施《黄荆·三百里》演艺项目打造,将黄荆独有的山水灵性与人文胜景融合现代声光电艺术、实景舞美、原生态演艺手法,展现蔺州风土人情。
古蔺县委、县政府正着力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坐落于景区内的天立黄荆假日酒店是泸州市第一家五星级标准主题文化旅游度假酒店,今年开门迎客的原生态开放互动式汽车露营地及民宿度假中心,以汽车露营为品牌,兼具帐篷露营、度假酒店和运动休闲,为接待中高端游客提供了重要场所。天然蜂蜜、红军菜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也被相继推出,有效带动了黄荆乡居民的就业和增加收入。
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古蔺以创意文化为统领,全面塑造“美丽古蔺·郎酒奢香”主题文化品牌,构建以红色文化、名酒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 “四位一体”的特色文化体系,大力推进古蔺特色精品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