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冉德君)古蔺县在新一轮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继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并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扩大民主,在完善选举方式、推进能人治村、大学生村干部进入村级班子等方面寻求突破。自10月28日全面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以来,全县269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截止日前,全县广大党员群众踊跃参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已通过“两推”方式确定候选人1493人,进入组织考察1056人,党员群众民主推荐参与率达95%。
“粮草”先行,高唱“宣传歌”
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古蔺县以优化班子整体结构,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推进富民强村为目标,突出选准配强村级班子。换届前期,古蔺县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换届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组,制定了换届选举实施意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划拨专项经费、配齐配强换届工作人员,组建了4个督导组分片监督指导,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网络工作格局。
为提高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知晓度,让广大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古蔺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12371手机短信平台、“七一·八一”复转军人QQ群、《致外出选民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对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进行立体式宣传。深入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醒目而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晚上的农家大院里,不时传出村民们对换届选举的“闲言碎语”;在不经意间,有关换届知识的短信也会悄悄的进入村民的手机里。随看随学的方式,使村民了解到了换届的意义所在、民主权利如何正确行使,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许多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都积极返乡参加换届选举。
“我希望通过民主投票,选出大公无私,具有发展眼光的致富能人进入村班子,带领全村群众把黄荆大山里的原生态特产包装开发出来,销售给更多外地游客。”正在成都开展旅游特产商贸洽谈的祁勇,听说要通过大会推荐村支书人选,洽谈会结束后马不停蹄赶回了黄荆。“生意可以暂时不做,换届不可能不参加。”
赛场“选马”,咏唱“人才歌”
在候选人资格条件方面,古蔺县确定了支部书记“六有”标准,即:有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决定部署的政治觉悟,有为群众服务、为集体办事的自觉意识,有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能力,有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群众工作的过硬本领,有对歪风邪气不妥协、敢抓敢管的精神勇气,有良好的从政道德和清正廉洁的公众形象。让党员群众对选什么人、不选什么人心中了然。同时,让一部分人在自动“对焦”上打了“退堂鼓”,却也回引了一批“能人”回村参与换届选举。
在候选人确定方面,古蔺完善了候选人初步人选提名方式,不设任何障碍,不搞组织内定,采取“两推”的方式,由全体党员和群众直接推荐候选人初步人选,扩大群众参与面。在选举方式上,增加候选人民主测评、竞职演讲、公开承诺等竞争程序,邀请村民代表旁听,由全体党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直选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有效保障党员选举权。
在德耀镇柏坪村党组织换届推荐会现场,朱开进这个名字在唱票中牵动着每一名党员的心。2010年,朱开进从遵义消防支队副参长职务上转谋业后,他放弃城里舒适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返乡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深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好评。“他这个人具有广阔的视野,全新的发展思路,强硬的工作作风,我相信他能够带我们发家致富。”82岁的退休干部杨树良对朱开进充满信心。
“严”字当头,传唱“放心歌”
“平时一直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而当‘老百姓的口碑’真正到来时,心里还真得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啊!”在历经党委约谈、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公示、审批等程序后被确定为大寨乡富民村支部书记候选人的邵中杨终于松了一口气。
古蔺县在规范程序上可谓“严”字当头,为了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更加符合民意,更加彰显民主,更有制度保障,消除村民对暗箱操作的疑虑,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中坚持“两推一选”的办法,突出好中选优,优中配强。同时,精心编制了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指南600册,制定了村 (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流程和日程表,统一了选票样式,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为使换届纪律风清气正,古蔺县全面推行乡镇党委与候选人选前谈话制度,签订纪律承诺书,自觉抵制违法违纪行为。通过建立换届选举重大问题、重要信息、特殊情况报告制度,开通专用举报电话,设立专门举报信箱,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截止目前,全县269个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阶段全面结束,所推候选人实现了组织意图让位于群众意愿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