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余其松 唐洁)走进古蔺县护家乡敬老院,常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为“好儿子”。这位老人们口中的“好儿子”,就是该乡敬老院院长、现年50岁的钟曼丁。
2009年5月,身为护家街社区主任的钟曼丁应组织安排,负责护家乡敬老院管理工作。钟曼丁带领全体工作人员,把“以人为本、情系老人,构建和谐大家庭”作为出发点,建立健全了敬老院一整套规章制度,为孤老们创造了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钟曼丁干一行爱一行,责任心、事业心极强,负责敬老院工作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岗位上。面对全新的工作,他积极向业务部门请教,向邻近乡镇敬老院学习,尽快熟悉业务,进入工作角色,向管理、护理、炊事等每位工作人员提出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女儿胜似女儿”的护理要求,使全体老人都得到亲人般的细心照料。
有一位叫王普琴的老人,刚住进敬老院时,由于生活不习惯,不安心居住,闹起要回老家。钟曼丁多次耐心做思想工作,仔细了解她的生活习惯和要求,安排专人照顾她的生活,使王普琴老人感受到大家的真情关怀。现在一提起这事,王普琴老人就会说:“现在赶我走我都不走了”。老人杨德恩因患重病于2010年端午节医治无效死亡,钟曼丁顾不得与家人过节便组织人员、车辆把老人送到20多公里外的兴河村,料理完一切后事才回到家中。当地人谈起这件事时都赞不绝口,说杨德恩老人比很多有儿女的还要有福气。
目前,护家乡敬老院入住的都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很多老人身体都不是很好,一旦出现病情,钟曼丁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组织人员及时把老人送往医院救治,还经常垫付医药费。钟院长的悉心照料,一次次把这些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钟曼丁已成为大家公认的敬老院的“好儿子”。五年来,护家乡敬老院集中供养的56位老人有二十多位陆续离世,钟曼丁都像儿子一样为他们养老送终,每一个离世的老人,都在钟曼丁的悉心照料下愉快离开。
敬老院需要不断发展,老人生活条件需要不断改善,钟曼丁意识到仅靠政府的拨款、工作人员的努力和自己的精打细算还远远不够,需要做好增收文章。为此,他经过反复思考,把敬老院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把身体条件好的老人组织起来种植蔬菜,一方面让老人们适当增加活动量,另一方面还为敬老院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敬老院节约开支上万元。钟曼丁将这些省下来的钱用于改善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丰盛可口的配餐,配给四季服装等生活必需品,还订阅报刊供老人阅读,发给每位老人节日费、零用钱。为了丰富老人们的文化生活,钟曼丁与学校、电影放映队联系,为老人们演出各类文艺节目,定期组织老人观看电影。
现在的护家乡敬老院,干净的院坝、整洁的房屋、绿色的庄稼、老人的欢笑融合成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钟曼丁说:“在敬老院工作的这5年,每一天都很快乐,老人就是自己的爹妈。”老人们也常将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钟院长不是亲人、比亲人还好。有这样的好儿子,我们知足了!”
2010年,钟曼丁被四川省老龄委授予“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2013年1月被评为泸州市“百大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