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荒田“变身”鱼塘 山里崛起新村

2018-01-25 14:25:4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庞山岚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朱茂) “荒田地‘变身’鱼塘,大山里崛起新村!”近日,古蔺县龙山镇向田村3组村民张崇金看到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张崇金感激地说,从此,孩子们告别了简陋的教室,村民们告别了泥泞的道路,新的服务中心也让群众办事更方便了……

向田村新气象

曾经的向田村落后闭塞。笔者了解到,向田村距离龙山场镇还有半小时左右车程。从前,村里田地荒废,道路难行,特别是支撑产业的缺失为该村脱贫攻坚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增添了阻力。“搬迁后靠什么稳得住、能致富?”成了村民们共同的疑问。

向田村高山优质水稻稻花鱼示范基地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向田村的变化由此展开。

2017年,龙山镇党委政府认真谋划,在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和泸州市扶贫基金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向田村气候、水源等实际,将高山冷水鱼养殖项目与高山优质水稻有机结合,打造了向田村高山优质水稻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

现场放鱼苗

项目分两期在向田村二社、三社、六社实施500余亩,投放了鱼苗10000余尾,涉及农户85户,其中贫困户33户。

“稻田养鱼,一水两用”实现了“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龙山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稻田养鱼项目使农户们减少使用化肥、农药,既降低了种殖成本,又杜绝了田间化肥、农药残留污染,产出了生态环保的高山水稻、稻花鱼,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分别为6元/斤和15元/斤。实现每亩稻谷至少增收1500元,加上销售稻花鱼,每亩可总增收2000元以上,集体经济实现增收2.5万元。

鱼塘紧挨新村

项目的实施,使聚居点贫困户的生存发展问题得到解决。依托产业发展,以及集中区自然形成的劳务、公共服务等岗位实现就业,可稳定增加搬迁户的收入,同时还能推动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促进该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了“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2018年,向田村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提高稻田养鱼综合生产能力为突破口,以稻田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扩展种养面积,惠及更多贫困户,使稻田养鱼产业成为向田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最终助力向田村脱贫摘帽。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