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古蔺桂花留下遗迹、结下深情

2018-05-30 11:07: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钟旭娟)在古蔺县桂花镇的高峰村、香楠坝,但凡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讲一些关于当年红军的故事。83年前,红军长征从古蔺县的桂花场经过,与当地老百姓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情,那段记忆犹新的红色岁月让人回味万千。

今天,见证了这支庞大队伍经过的亲历者已陆续离世,而发生在那两万五千里征途中的动人故事,依然被桂花场的百姓所传扬和铭记。近日,古蔺县政协“红色文化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桂花镇调研,发现了红军当年在桂花场战斗过的战壕、工事墙等遗址,根据当地百姓的回忆和历史记载,发现了红军在桂花开仓分粮和驻地遗址。江西扁担、鼎锅、炮弹壳……这些红军留下的遗物,见证了当年发生在桂花场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战斗。

红军碑

发现:“轿子顶”上的作战工事

在桂花镇高峰村一组和六组的交界处,有个山坳,当地村民都称为南坳,这里是当年通往大寨到叙永的必经之路。据史料记载,1935年2月初(甲戌年腊月底),红一军团一师二师、红九军团从黄荆龙爪出发,途经桂花镇境内时,在南坳曾遭遇敌人的阻击。

5月26日,记者一行随桂花镇红色文化研究爱好者徐挺,前往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和战斗过的南坳、轿子顶、石寨等地进行探访。深山密林间、悬崖峭壁上,记者一行穿过荆棘和草丛,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上见到了当年敌军部队构筑的工事。

作为当年的军事要塞,轿子顶上一带山高林密、人迹罕至,至今的战壕、堡垒工事、宿营基地的保存都还算完好。轿子顶上还留存着一条长40米、均宽1.1米、纵深3米的沟壑,内部是用石头砌成,面上为松土,隐蔽性很强,这应该就是当年作战留下的战壕。据当地村民回忆,前些年,有村民还在战壕里还发现了一枚炮弹壳。、

轿子顶下方是悬崖,岩壁上有可以遮风挡雨的岩窟。过去,山上的匪徒就在这长约一公里的岩窟两端砌好石墙工事,岩窟下面砌成一个平台,可供山上驻守人员生活、歇息。

从轿子顶上俯瞰南坳、火烧寨、风神坳,山下的动静完全可以一览无余。从军事部署上来说,这个地方算得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红军部队要顺利通过火烧寨,就必须先拿下轿子顶和石寨。据当地老人回忆父辈讲的红军故事:红军先遣部队到达南坳后,随即与“轿子顶”上的敌军发生激烈战斗。由于敌军居高临下固守石寨,红军多次强攻冲杀,均因地形不利而未能得手,双方对峙长达两小时之久。红军遂采取一部绕道侧攻,一部正面佯攻,同时调用炮兵猛轰石寨,终于攻下火烧寨制高点,击溃和歼灭了盘守石寨的敌人。从而使红军大部队顺利通过火烧寨。

如今,轿子顶上的的战壕、石寨以及当年被炮轰破损的工事等战斗遗址依旧保存完好。

战壕遗址

故事:红军过火烧寨的三天三夜

除了山上留下的战斗遗迹。在高峰村、香楠村三斗种、杨四坳、坪上等地,如今留下来的很多老屋都曾经是当年红军的驻地。这在当地很多上年纪的老人记忆中都能得到印证。

已经六十多岁的刘松美老人还清楚地记得父亲刘玉生给他讲过关于红军当年住他家的故事:甲戌年腊月,红军从黄荆那边过来,村里很多不明真相的百姓都感到害怕,跑到山上躲了起来。也有不怕事儿的村民留了下来,当时,红军对他们说:“我们是共产党的部队,你们不要跑。”

红军进了村里,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抢掠。渐渐地村民们才放心地陆续回家。在刘松美家里,有一支红军队伍准备在此留宿,他们让主人家把米和菜都拿出来,还杀了他家圈里的一头猪。领头的红军表示,红军在百姓家里的吃喝都是要付钱的。事后,果然留下了二十多个大洋,足以付清他们在这里驻扎三天的花销。

在刘松美家的部队住下来之后,其余的红军队伍并没有停留。据父亲说:“红军队伍一直过了三天三夜才走完,当时的田坎、草地都踩出了大路。最后,住在家里的队伍才跟着离开。”

曾太书是高峰村以前的老村长,他父亲也讲过红军过桂花的事迹:红军当年经过桂花确实吓着不少百姓,其中有户人家在跑出去躲的时候,连床上的孩子都没来得及抱走。红军路过他家门前,听到屋里有孩子的哭声,便走进屋里,看到孩子躺在床上挣扎着哭,很容易摔下床。红军战士拉过被子和枕头围成一圈,把孩子放到中间,以免他滚落。做完这些,红军战士才继续赶路。

后来,村里的百姓都明白,红军是好人,是和穷苦百姓站在一边的军队,大家就编了几句顺口溜:“贼抢圈子头(火烧寨)、红军是对头。南坳放几炮,吓得屎尿流。”形象地描述了红军过桂花场和敌人打仗时的情形。

在曾顶康老人的记忆里,红军的故事依然记忆深刻:“甲戌年腊月三十过年之际,突然听到南坳有枪声响起。常年遭受匪徒骚扰的村民们很害怕,很多人都跑了。枪声停了之后,红军队伍来到了村子里。“有一支部队就住到我们家里,几房几屋都住满了,他们却没有随便拿家里的东西,就是烧开水煮茶都是给乡亲们买茶叶。”

老人讲述红军故事

故事:开仓放粮结下军民鱼水情

红军经香楠坝穿高峰岩到火烧寨,沿途百姓只知道当时的政府宣传:“共匪”要来,会烧杀抢夺。高峰村一组今年已经78岁高龄的林中贵回忆说,当时,村里的百姓都怕吃亏,就跑到山上去躲起来,晚上回来偷看,发现红军没有进他们的屋子,只在屋檐下休息。

第二天,红军继续从南坳往火烧寨方向进发。而这一路上就要经过村民刘炳兴家,看到红军到来并不像传说中凶神恶煞的样子,刘炳兴还主动留红军喝茶。“红军们觉得这茶好喝,就主动给乡亲们买了点茶叶,后来,当地百姓都把这茶称作‘红军茶’。”

85岁高龄的魏玉良老人清楚地记得母亲曾给他讲过:红军在甲戌年腊月29经过香楠坝,并驻扎下来。“当时,我家也有红军驻扎,每一间屋子都住满了战士。他们还在堂屋的墙上写下一句标语:‘农民快快起来,打倒土豪分田地’。后来因为老房子年久失修,垮塌之后,标语就找不到了。”

“红军在香楠坝住了三天,他们给百姓要的粮食和蔬菜都是付了钱的。在这几天里,村民们都能看到红军的纪律非常严格。不但没有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即便是喝茶都要付点钱。”魏玉良说,红军到来的第二天,他们把地主许海富家的粮仓打开,开始放粮。据说,当时地主家的粮仓里七八十石粮,红军在驻地碾了一部粮食分带走,大部份都分给了当地百姓。

关于红军长征路过桂花场的故事还有很多。骆恒川孝道免死、红军勇过倒马坎、香楠坝打飞机、圈子头的红军茶……代代相传的红军故事无不反映出红军和当地百姓的军民鱼水情深。也印证了红军长征时期遇到过的艰难险阻、行军途中严守铁的纪律,为此与人民群众结下深厚情谊的史实。

炮弹壳

打算:红色文化有待挖掘和传承

红军3天3夜经过桂花场,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为缅怀革命先烈,让人民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桂花镇香楠村支书徐永香近些年来,还在附近的村子里收集了很多红军留下的遗物和用具:红军驻地使用过的鼎锅、从井冈山带过来的扁担、开仓放粮留下的木斗和木铲……他说,如果能把桂花镇打造成一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将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捐献给基地博物馆。

古蔺县政协“红色文化调研组”成员王海清认为,桂花镇发现红军战斗遗址和留下的遗物,弥补了泸州市对红军穿越黄荆原始森林的研究空白,尤其是目前都还保留完好的战壕遗址,在整个长征线路上都是罕见的。其炮弹壳、分粮用的斗具、红军挑担等,均具有十分珍贵的文物价值。

为了保护、挖掘、传承桂花镇的红色文化,古蔺县政协建议上级党史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红军穿越黄荆原始森林这段历史进行深度挖掘;希望市文物部门参与,组织专业人士,对目前保留在桂花镇、黄荆镇境内的红军文物、遗迹等,进行普查、鉴定、认证;针对红军开仓分粮遗址、红军住地遗址等进行抢救性保护,从而,使古蔺红色文化大放异彩,红军精神能够世代传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