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县石屏镇:一个工业强镇的四次转型

2019-07-27 17:08: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张其 摄影报道) 雨过之后的田野,微风中还带着一丝湿润的味道,玉米悄悄的从绿壳中生长出来,路边的几朵月季花也是含苞待放,放眼望去,古蔺县石屏镇扎山村,上千亩的糯红高粱正在抽穗儿,从山上延伸到山脚。然而,谁也想不到,这一片绿油油的土地,曾因堆积了1300万立方米的硫磺渣,数十年间曾寸草不生。

在石屏镇,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无数挺拔的高粱早已完成抽穗儿。 张其摄

60年硫磺开采史

曾撑起古蔺财政“半边天”

上天偏爱古蔺县。在石屏镇,很早就发现了硫磺矿,这里漫山遍野的硫铁伴生矿,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在开采,土法炼硫持续到2004年。历史上,因为磺厂的存在,当时的石屏曾是古蔺第一工业强镇,撑起了古蔺财政收入“半边天”。

工业强镇背后,是沉重的代价。

代价之一是堆积如山的矿渣。

昔日的硫磺矿渣

但由于工艺落后,60多年来,是石屏堆积了超过1300万立方米的硫磺矿渣。7月6日,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记者来到曾经石屏镇磺厂社区,昔日的硫磺渣仍堆积了几人高,裸露的渣堆上,这么多年来,寸草不生。几步之外,渣堆以外的土地,玉米和高粱郁郁葱葱,长了一人多高。

代价之二是被污染的环境。

土法炼硫工艺水平太低,飘溢出来的硫蒸气污染了周边的空气、土壤和地表水。到上世纪70年代,石屏镇3000多亩土地有不同程度的酸化,附近的石亮河一度鱼虾绝迹。

石屏镇副镇长李周告诉记者,以前,每逢下雨,雨水冲刷渣堆,带有浓烈硫磺气味的黄水到处流。世纪之交,这里的硫磺厂,因经济发展总体放缓、资源紧缺、成本过高、市场需求放缓、国家调控等因素破产。昔日的古蔺第一工业强镇,短暂地陷入低谷。

“煤疯狂”让小镇二次复兴

硫磺停止开采后,当地很快发现,地下有煤。“煤疯狂”带来小镇的二次复兴。

2001,随着煤炭价格一路走高,这里大小煤窑“遍地开花”,高峰时期有30多家煤场。石屏迎来了二次复兴,高峰时期,仅乡镇这一级,因煤炭带来的财政收入就达六七千万元。一时间,通往石屏的公路上,大大小小的运煤车排成长龙。

堆积的煤渣

工业兴起,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业也极度兴盛。石屏镇上的村民王奶奶回忆道,那时周围的饭店吃饭必须排队,大大小小的汽车修理厂一家挨着一家,高峰时期,即使修理厂那么多,也根本忙不过来,那时的石屏镇就算不逢场天也十分热闹。

好景不长。2015年起,煤炭价格走低,加上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煤炭行业迎来惨烈的“去产能”。石屏的大小煤矿,集中关停并转,如今,仅剩古叙煤田东段、古叙煤田西段两家国营煤厂和两家相对较大的私营煤厂。因为各种原因,仅存的煤炭企业也没有开足马力生产。靠煤吃饭的人群,也相继从这里散去,以前中午吃饭排长龙,也只存在于镇上饭馆老板的回忆中了。

艰难的土壤修复

此时的石屏,工业已经不景气,可是老百姓还需要吃饭,土地治理迫在眉睫。

2012年11月,四川省环保厅选定石屏扎山村(小地名:苗儿坝)历史遗留矿场作为土壤污染的修复试点。

石屏镇村民参与土地修复治理。 石屏镇供图

石屏因地制宜,通过整合零星分散的土地为大片成块的土地,将坡地改为平地,借助砌堡坎的形式,把土地整合集中起来;再通过客土,从外地拉运符合农业技术条件的达标土壤进行客土,一般客土在40厘米以上,尽量地保证在有效耕作层25厘米左右;接着添加钝化剂,钝化土壤里边的重金属,对受污染的土地进行治理和修复。同时,复垦区还配套修建了便民路、蓄水池,村民们不仅耕种方便,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

此外,当地还想办法对渗透污水进行收集处理,修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后达标排放。石亮河的鱼虾逐渐又回来了。

石屏镇磺矸水污水处理厂。黄敏摄

打好这些基础,当地还想办法改善土质。在土壤酸化严重的土里,因地制宜大量种植本土野生植物鸡蕨、野辣椒、酸茎草、黑麦草等。这些植物,吸附重金属能力强,生长适应性好,对改善土质、提升土壤肥力等帮助很大。

但问题又来了,在土壤修复期间,村民就不能在矿渣上覆土种菜。考虑到这种情况,古蔺县政府不仅补助了村民部分的青苗损失费,还让村民参与“石屏镇土壤修复项目”,以劳动换取报仇,村民就近打工挣钱。

石屏镇村民参与土地修复治理。 黄敏摄

据介绍,石屏镇扎山村土壤修复工程共投入43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矿渣分地,土方边坡工程,土壤改良等。2014土壤修复工程正式完工,此后,古蔺县相关部门对这片土地的农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质量全部合格,终于,这片寸草不生的废地开始重焕生机。

再次转型:从工业到农业的试探

尝试经果林无果,兴起种植“红粱风”

2007年石屏镇最开始的探索是种植经果林,以李子、桃子为主。在2007年,石屏镇最先尝试了500亩李子和500亩桃子。苗木种下去,收成并不乐观。虽然从源头上的把关,但由于管理不善,技术较为落后,未形成规模化、科学化产业种植。

石屏镇党委、政府决定,要及时调整方向。幸运的是,石屏镇有高粱种植的传统,当地土壤、降雨、光照等条件非常适合本地糯红高粱生长,而这种糯红高粱,当地俗称红粱,是赤水河沿岸优质酱酒的最佳原料。

如今的石屏镇,随处可见成片的高粱

2010年,石屏镇政府决定,动员村民“重操旧业”开始种起了红粱。期间受酒企业发展影响,中间有段时间种植面积缩小。酒业发展回暖后,2017年开始重新大规模集中种植红粱。在红粱种植中,政府无偿提高红粱种子,并配套了部分复合肥,所有红粱全部参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

今年64岁的陈跃刚是石屏镇向顶村8组红粱种植大户。去年他自己种植14亩。今年,尝到甜头的他,一口气流转了周边400亩土地,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红粱种植大户。

陈跃刚说,由于家中劳动力不足,他常年请了10多个人来帮忙。“每人每天工资100块钱,一个人一天能栽3至4分地,一亩地大约需要栽两天。其中,红粱的生长过程中5月下旬和6月中旬也需要人工打农药。石屏镇红高粱亩产约600斤,收购保护价为2.85元/斤,去年达到了3元一斤。这样算来,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陈跃刚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以陈跃刚为例,红高粱亩产约600斤,以收购保护价2.85元/斤计算,400亩高粱地总产值约60万元;除去400亩地12万租金、2万元肥料,再除去栽种打药收割的人工费用10多万元,陈跃刚一家年收入能有30万元。

在陈跃刚这样的种植大户的带动下,石屏镇今年一共种了5500亩红粱。

未来的转型:农业振兴+乡村旅游

除了“工转农”,石屏镇最近还在琢磨着,怎样依托现有资源开展乡村旅游。

李周说,磺厂和矿渣,可依托实际保留一部分作为工业旅游项目;土地整理和土壤修复工程,也可作为鲜活的生态环保教育基地,这些都是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好好打造还是很有吸引力。

与此同时,石屏镇还在彝族文化传承上下功夫,并希望以此进一步带动文化旅游发展。

走进石屏镇雷火坪彝家新寨,一排排黄色的两层复式楼房就映入眼帘,统一的彝族文化黑黄红配色搭配羊头图案装饰。 张其摄

石屏镇人口约3.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就有3200余人,其中彝族就有近3000人,是全泸州市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之一。

当地彝族群众之前多散居在雷火坪周边。经过充分调研,当地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在石屏镇三桂村雷火坪新建彝族集聚区,打造聚彝族文化传承、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彝家新寨。

2017开始规划,如今,34栋彝族风格的小别墅已经建好,陆续有13户为彝族群众搬入这里。

依托这些,石屏镇每两年举办一次火把节,祭火仪式、文化巡游、彝族传统选美、射弩大赛、抛绣球大赛、取火仪式、圣火传递、长桌宴、篝火晚会等活动内容丰富紧凑。高峰时期,火把节期间,数万人次涌入这里。

采访期间,记者看到,连接石屏场镇和太平镇高速出口的连接公路已经成型,这条长12.1公里的新路通车后,石屏镇到古蔺县城的时间将减少一半。

连接石屏场镇和太平镇高速出口的连接公路已经成型 张其摄

石太公路修通了,交通便捷,不仅可以方便石屏镇的农产品“走出去”,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来”了解和感受彝家风情,带动了石屏镇第一产业农业附加值和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