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彭隽嵩)“我伯伯生病了,他住在龙华(村)我想去看看他。”
“现在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全镇都在说‘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为避免交叉感染,你还是把车开回去。等疫情结束了你再去看他老人家,这样才是最安全的,对你们都好。”
在古蔺县龙山镇稻香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固定检测点,这位志愿者,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岗,中午11:30准时离开,下午2点他又来了,一到6点他马上就走,不多停留一分钟。从设置卡口的第一天起,他便是如此“守时”,在关卡把守的时间里,他认真负责,对出入村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劝返,并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他的名字叫牟光宇,是稻香村五组的村民。“守时”,是因为要回家为瘫痪在床的妻子做饭、喂她吃药。
2016年,牟光宇的妻子曾凡平因脑动脉血管破裂住院,做手术时又遇大出血。牟光宇眼含泪花,请求医生一定要救活妻子,只要妻子活下来,不管花多少钱。或许是感受到了牟光宇的深情厚意,曾凡平苏醒了,医生告知,能苏醒已是奇迹,能活多久只能看运气。可牟光宇说,既然有过一次奇迹,就一定会继续有好运气,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妻子护理好,让她好好地活着。
从那时候起,牟光宇就开始了他的护理生涯。每天他准时给曾凡平做三餐,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饭,饭吃了,再喂她吃药、陪她聊天,尽管曾凡平能给他的回应极少。当遇到出太阳的温暖日子,他会把妻子抱到门前的院坝里晒晒太阳,给妻子按摩一下四肢。知道妻子爱干净,他就每天都用温水给妻子擦拭身体,四年如一日,从未有半分耽搁。
四年过去了,因为大病一场而形销骨立的曾凡平长胖了些许,原本蜡黄的脸色泛起了红晕。
妻子的一场病花光了夫妻俩在外打工十多年存下来的所有积蓄,牟光宇还在亲戚朋友那里借了十万块钱,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在经济上顿时雪上加霜。
村上了解了他们一家的情况之后,迅速把信息上报到龙山镇政府。2017年,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规定,完善了民主评定之后,牟光宇一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给曾凡平解决了低保,想到牟光宇要照顾妻子,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护林员。
“他在岗位上非常负责的,森林防火宣传、制止野外用火行为,他都跑在最前头。最近疫情防控,他劝退了很多过年上坟的群众,可以说是尽职尽责。”龙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稻香村第一书记王敬这样评价牟光宇。
最近,听说村里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管理,需要志愿者守住交通卡点,他立就给村支书打了电话,主动请缨。“我困难的时候,是党扶了我一把,现在党有战‘疫’,我必须要参加!”牟光宇说。就这样,他成了那个“守时”的志愿者,为村里的防疫工作,贡献了自己渺小又伟大的力量。
卡点志愿服务结束后,牟光宇便开始为今年的春耕生产做准备了。翻耕土壤、研究脆红李种植技术,忙得不亦乐乎。趁着这段时间把准备工作做足,不耽搁后期的耕种和管理。“2017年,国家的脱贫政策支持我种了5亩脆红李。我要好好地打理我这几亩李子树,发展好自己的小产业,增加收入,自力更生,回报党的恩情。”牟光宇说。
在牟光宇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国家给了他帮助和关怀。在党和国家有战“疫”的时候,他积极主动地站了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认真地、努力地完成了自己的抗“疫”,以寸草之心,报党的三春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