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邱敏 彭媛媛 记者 蔡惠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为讲好战“疫”前沿的故事,有那么一批“逆行者”,在新闻岗位上连续奋战,报道出一系列防控疫情斗争的先进事迹,为冲锋在前的勇士加油鼓劲,营造氛围。而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融媒体中心的西部志愿者张深远就是其中一位。
张深远和同事们一起对所收集稿件、视频精心编辑再造,已在编辑岗位上连续奋战1个月,期间每天工作到凌晨才下班,截至2月29日,古蔺融媒APP累计采编疫情防控宣传稿件3718篇。
古蔺需要我,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赶到
“单位紧急召回,编辑岗位不能少人。你能回来不?”刚到老家不久的张深远接到单位电话,回答道:“我可以的,明天中午准时到岗!”
“叶哥,不好意思,打扰了。单位有急事,需要我紧急回去,能不能明天早上6点来接我一下,拜托了。”过年期间乘车困难,突然返岗并不容易,只能自掏腰包,从内江老家包了一个车回到了古蔺,这包车费,就花去了他近半个月的工资。
匆匆和家人告别到达古蔺后,张深远便开始投入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正如他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对我来说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古蔺需要我,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赶到。”
“妈妈,我已经到古蔺啦,你和爸爸还有弟弟在家一定要保重身体,戴好口罩,少出门哈!”简单报个平安,张深远返回岗位,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繁琐、高强度的新闻宣传工作中。
献身志愿,青春路上留身影
“更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就是我们西部计划志愿者应该做的事情。能为疫情防控工作尽到一份绵薄之力,也是我们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基层的最好见证。”在工作中,张深远也是这样践行的。
从大学开始,张深远就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在志愿活动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学四年,公园里清洁垃圾、福利院看望老人、积极参加献血志愿活动,他身体力行,在志愿服务的同时也影响到了很多人。
2018年大学毕业后,张深远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服务基层。2019年,被评为“古蔺县优秀共青团员”、“古蔺县2019年最美志愿者”,他的事迹《西部计划,一次幸运的选择》还获得了泸州市青年志愿者典型故事征集活动优秀奖。
“张深远很优秀,在大学里面就入了党,还是学生会干部,在单位很勤快,很刻苦。”古蔺县融媒体中心丁政鑫说。
“我很幸运,能参与西部计划,也很幸运来到古蔺,我感谢我所遇到的所有人和事,在这里我完成了一个蜕变,做了很多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我会将志愿服务融入自己的生活,积极践行志愿精神。”张深远告诉记者,他非常感谢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团县委对他的培养,因为他们,才有了现在的自己。
夜以继日,抗疫路上留足迹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关乎群众对疫情的认知,更关乎群众的健康。古蔺,地处乌蒙山区,农村人口较多且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数量大,为了让广大群众知晓疫情、了解疫情从而防控疫情,突破“农村战场”成为了此次宣传工作的难点。
为此,古蔺县融媒体中心迅速打通乡镇部门供稿“通道”,建立联系机制,简化流程,确保来自乡镇部门讯息第一时间在古蔺融媒APP发布,通过手机端推送将疫情防控宣传覆盖全县。“经脉打通”后,古蔺融媒APP的用稿量从原来的30余条,直接猛增上百条,全县乡镇、部门(单位)等发来的稿件、视频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大负荷的工作量让编辑们纷纷表示“太烧脑”。
此时,为更好联系群众,让群众“宅”家参与到抗疫宣传中,古蔺融媒APP还推出了专栏“宅友圈”,群众自发稿件逐渐增多,审核工作交到了张深远身上。
“你工作干得怎么样了?还有好多稿子没有编?”这是张深远经常被同事问到的问题。“感觉没有做好多,也没有做好,但是一天的发稿量还是有30多篇。我们编辑组6个人总共还是有150多条稿子,不过我最近去做疫情防控图片和疫情防控宣传H5稿件,稿子发得少了很多。”初二回古蔺,至今已有30多天。张深远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感觉每天都很忙,虽然很少能去一线,但是只要将疫情防控的宣传做好了,我们就是成功的。”
截至2月29日,古蔺融媒APP累计采编疫情防控宣传稿件3718篇,制作抗疫图片60多张、宣传H5稿件6篇,平均每天发稿120余篇。
夜里12点,编辑股股长丁念的微信响起,一看,原来是张深远发来的微信,为了给稿件配图,工作到12点已经成为了他的常态。“张深远作为编辑股唯一的男同志,在这次疫情防控宣传中,承担了很多事情,他担心我们的安全,还主动申请坐班。”丁念说。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何况在古蔺各条战线抗疫的战友还在努力,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疫情防控最大的贡献。”张深远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