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家门口就业,留守妇女幸福生活的起点

2020-06-11 18:15: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曹雪)“早上送娃娃来读书了我就来上班,下午下班了我又去学校把娃娃接回去,真的是很方便。”早上八点,古蔺县石屏镇向顶村村民王善佑步行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接着她来到上班的扶贫车间,一前一后总共花了15分钟。

图片说明:古蔺镇王堂村扶贫车间

说到目前的工作环境,王善佑很是满意。政府把扶贫车间建设在聚居点,引导企业“量体裁衣”,根据她们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等,设置技术含量低、工时灵活的工作岗位,让她不仅能够在“厂里做”,还能“回家做”,真正实现“家门口”灵活就业。

古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7个、贫困人口11.89万人。让留守在农村的贫困人口有活干、能增收,同时吸引外出打工的人回乡就业创业,是近年来古蔺县精准扶贫的着力点。

图片说明:德耀镇舞蹈鞋生产

依托建设一批扶贫车间,政府把工作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不断推出就业利好政策,深入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带动大批农村人口返乡,帮助农村人口在家乡就业,实现增收。

“以前我在家做庄稼,自从这里办了工厂以后,我就在这里务工,一月工资有两千多,上班的工作量也不大,很轻松。”在永乐镇水落村聚居点,缝纫机“咔咔”作响,永乐镇水落村一组村民罗静正在和工友们一起赶制订单。这是当地的村级扶贫车间,工人多半为贫困人员。

图片说明:森巴斯服装厂

据古蔺县就业局培训创业股股长梁锐介绍,近年来,古蔺县在推进就业扶贫的过程中,加大对留守妇女的岗前技能培训,用“以工代训”的方式将她们培训成为企业所需要的技工,帮助她们在家务农的同时,还可以在厂里务工。既解决了他们的物质需要,也满足了她们的精神需求。

“放下锄头,拿起榔头”,经过简单培训后的留守妇女,成为“家门口就业”的主力军。生活有了甜头,日子有了盼头。服装厂的进驻,不仅让水落村的留守妇女有了稳定的工作,也让很多在外务工的群众选择回乡就业。

图片说明:石屏镇五金生产车间王善佑

“现在的水落村越来越热闹了,晚上空余时间还可以跳下坝坝舞。”水落村妇女主任姜平告诉记者,以前水落村的妇女大部分都在外务工,引进扶贫车间过后,很多妇女回来在工厂里面上班,不仅能照顾孩子家庭,还能找些钱补贴家用。

常驻人口越来越多,村子里越来越热闹。因地制宜的就业扶贫政策,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最急切、最关心的难题,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和赞赏,也为确保按时打赢打胜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扶贫车间43个,其中县级4个、镇级16个、村级23个,吸纳务工就业3277人,其中贫困人口1646人,大部分为农村妇女,人均收入每月增加2000元。

图片说明:永乐镇水落村扶贫车间

工厂搬到家门口,不仅把常年在家务农、照顾家庭的闲置劳动力用了起来,也将疫情过后本想外出的一部分贫困劳动力留了下来。挣钱顾家两不误,“家门口就业”成为这个偏远山区留守妇女幸福生活的起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