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密溪乡:旱情袭来 “小农水”发挥大作用

2013-08-19 08:59: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陈雪梅

四川在线消息(郭磊)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全县大部分乡镇都打响了抗旱救灾的攻坚战。而怎样能够在保障人畜生活用水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就成了这些乡镇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密溪乡就利用“小农水”工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果树灌溉工作,发挥着“小农水”的大作用。

近日,当笔者来到位于密溪乡瓦房村的老王山真龙柚产业示范区时,映入眼帘的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们都在忙着为自己种植的果树浇水,而且每棵树都能浇上满满的一桶水。

今年47岁的村民文良举家里种了好几十棵真龙柚树苗,他告诉笔者,如此大的用水量要是放在几年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前半天只挑得了十多担,一个来回恐怕要走二十多里路,十多担水就要走二百多里这么长的路,路远了,树苗保不住。”

自立秋以来,连晴的高温天气导致许多地方的旱情不断加剧,一些村庄甚至还出现了人畜无水可用的现象,那么瓦房村的村民为什么还有水浇灌果树呢?原来啊,这都得益于2010年四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工程项目在该村的实施。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以灌区干、支渠等骨干工程建设为基础,综合开发和利用灌区内库、堰、塘、池等工程进行调蓄,保证灌溉用水量,并做好田间工程配套。但是,因涉及到占地问题,工程项目前期的开展并不是很顺利。

密溪乡瓦房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范利华说:“因为村民考虑到责任地占了就少了大概十多个平方,一个水池的占地。后来通过群众和我们内部沟通,把水池的好处给他们解释清楚,就是把水池建在你的责任地上,距离比较短,对抗旱挑水比较方便,增强了抗旱能力,而且那个地理位置蓄水又比较好,这样几方面的结合,使农民主动地来按照设计规划,水池该建在哪里就在哪里,就没有人反对这个意见了。”

按体量估算,至少要七、八十吨水才能满足一口水池的蓄水量,30口水池就要2400吨水,那么多的水又将从何而来呢?

密溪乡瓦房村党总支部副书记范利华介绍,水是自然下雨落下来的,通过管网全部在蓄水池积起来,如果说干旱天气久了,我们还有一个提灌站,抽水到最高那个水池里面,跟着渠沟,每个池与池之间相互连接起来,一个一个地灌溉下来,保证每个水池都能够有水。

有了蓄水池的保障,每逢天气干旱的时候,瓦房村的村民们就能轻松地从水池里面取水用了。如今,在瓦房村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真龙柚树苗和丰硕的果实。

旱情袭来,密溪乡还加大了“小农水”工程的管护力度,确保了“小农水”工程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

密溪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张清川强调,要动员群众和村社干部时常要清理沟渠,保证积雨的成功,也要保证水能及时地放得出去;如果发现沟渠有毁损的情况,每年一到雨季的到来,沟渠、堰渠都有毁损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要组织抢修,要确保水利设施在关键时候能够用得上,能够发挥效益。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