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四渡赤水”战役是人民军队军事史上的光辉战例,是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得意之笔”。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泸州市委党校(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组织开展“回望·四渡赤水”系列微课展播活动,通过讲述四渡赤水战役的史实、人物、故事、启示等,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中共泸州市委党校
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 许琪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巍峨丰碑,而其中发生在泸州的“四渡赤水”则是长征中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回顾这一段传奇历史: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召开了,其中有一个决定就是从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进行汇合。1月19日,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地区向北进发,由此揭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一渡赤水 避敌锋芒】中央红军在北进的过程中,因为土城战役失利,被迫一渡赤水河,来到了位于四川泸州的古蔺、叙永地区。又因为两攻叙永县城无果,又获悉川军重兵布防长江,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在泸州叙永的石厢子召开了“鸡鸣三省”会议,会议落实了遵义会议关于常委分工的精神,以张闻天接替博古在中央负总的责任,并且决定暂时放弃北渡长江,向云南的扎西一带转移。
【二渡赤水 攻敌不备】中央红军到达扎西以后,蒋介石又调集重兵围堵,企图聚歼中央红军。在扎西会议上,毛泽东就果断建议,我们要打回贵州,杀一个回马枪。2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在四川泸州的古蔺召开白沙会议,为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做了军事、政治、思想以及后勤方面的准备。2月18日至21日,中央红军从泸州古蔺的太平渡、二郎滩等地,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且抓住黔北兵力空虚的有利战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遵义大捷。
【三渡赤水 调敌入川】中央红军遵义大捷以后,蒋介石飞抵重庆,亲自坐镇指挥,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遵义、鸭溪地区。而为了调敌西进,毛泽东于3月16日至17日率中央红军由茅台地区三渡赤水河,再一次回到了四川泸州,紧接着奔袭镇龙山、佯攻古蔺城,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来迷惑敌人。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命令国民党急进川南,封堵中央红军北渡长江,欲聚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四渡赤水 突出重围】成功惑敌以后,距离三渡赤水仅仅四天时间,中央红军又秘密坚决迅速地第四次渡过赤水河、重回贵州,而后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于5月9日巧渡金沙江,彻底的摆脱了敌人地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战役,1935年1月19日从遵义出发到5月9日渡过金沙江,历时111天,其中在泸州转战跨时54天。中央红军先后四次跨过赤水河,三进三出泸州,足迹遍布四川泸州的古蔺县所有乡镇、叙永县大部分乡镇,以及合江等县区,在泸州行军的总里程达到了6000多里,并且转战川滇黔三省,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也是毛泽东军事指挥上的“得意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