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 袁卫旭
根据扎西会议作出的“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决定,1935年2月15日,中革军委纵队进驻四川省古蔺县白沙场。当晚,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在白沙场鱼塘湾崔家祠堂召开白沙会议,会议研究了二渡赤水河的行动方案,以及相关重大问题。
一是研究作战部署的问题。要二渡赤水重占遵义,从哪里走?渡过赤水河后又怎么办?2月15日晚8点,朱德下达了《二渡赤水河行动计划》,对二渡赤水作出具体安排:“我野战军以东渡赤水河消灭黔敌王家烈为主要的作战目标……基于上述作战目标,决区分三个纵队向桐梓地域前进……”。
同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对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后,确定“建立川滇黔边新根据地,与红二、红六军团及红四方面军互为犄角”的战略方针,并于2月16日发出《改变渡江计划创造川滇黔边根据地》的电令,要求呼应作战。
二是研究后勤保障的问题。红军二渡赤水后准备在遵义落脚,但黔北地区地瘠民贫、粮食紧张,红军需要在进入贵州前做好粮食筹备。怎么筹集呢?2月15日晚 11 点,中革军委发出《关于筹粮的通知》,要求就地筹粮,准备好五至七天预备米粮,谷米、包粟、豆子都可以。最后特别规定“要注意维持阶级纪律”。
三是解决战前动员的问题。《二渡赤水河行动计划》发布后,红军指战员们对走回头路意见很大。为统一全军思想、鼓舞士气,2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联合发布《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特别强调“三个为了”:
“为了有把握地求得胜利……红军必须经常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这体现了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为了求得有把握的胜利,我们更必须……百倍地加强我们的政治工作”,总政治部据此向各军团政治部下达了《中央红军向贵州挺进途中的政治工作》,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体现了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也重新找回了红军打胜仗的“两把钥匙”,即运动战和思想政治工作;
“为了求得有把握的胜利,我们必须取得云贵川广大群众的拥护”。这体现了党随时团结群众、依靠群众。
白沙会议是毛泽东取得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后召开的一次会议,它通过周密的作战部署、坚强的后勤保障和有力的战前动员,尤其是重新确立的“运动战”思想,为中央红军取得四渡赤水的主动权,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战役胜利书写了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