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泸州市委党校
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
许文艺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在长征历史的画卷中,有一群人被亲切地称为“战地黄花”,她们就是女红军。当时中央选拔女同志参加长征,规定了三个条件:一是共产党员,政治可靠;二是有独立工作能力,会做群众工作;三是身强体壮,能适应艰苦环境。
“她叫李桂英,长征中没有到达延安,但她走得比我们还要艰难啊!”这是周恩来发自肺腑的感慨。扎西会议后,为了牵制敌人、配合中央红军作战,党中央决定抽调干部成立川南游击纵队,李桂英被留下任司令部指导员。孤军身处敌后,意味着随时可能失去生命。李桂英没有犹豫,她同另一个女红军甘棠一起,在川南特委的领导下并肩作战。她们既要做群众工作,又要和川滇黔三军迂回战斗,时常奔走于崎岖蜿蜒的深山峡谷之中,滚得满身污泥、遍体鳞伤。丈夫戴元怀牺牲后,悲痛万分的李桂英拒绝休养,她说:“我活着是红军的人,死了是红军的鬼,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继承戴元怀的遗志,革命到底。”她强迫自己坚强起来,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斗之中。后来李桂英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受尽折磨,第二年终于被营救,辗转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像李桂英、甘棠这样的女红军还有很多很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组织上没有条件给予女红军太多照顾。她们一样要面临频繁的战斗、高强度的行军;一样要经受疾病、饥饿的折磨;一样要忍受严酷环境的考验。此外,女性生理期的痛苦和怀孕分娩的折磨,又使她们承受了比男红军更多的艰辛。但是,她们用女性特有的坚韧和包容,为“红飘带”染上了一抹耀眼的颜色。“红军女英爽夙志,风卷神州红烂漫。古来旧观须推翻,巾帼敢顶半片天。”她们剪了短发、剃了光头,抬伤员、送弹药,筹粮食、做宣传,还要和男战士一起行军打仗、冲锋陷阵。爬冰卧雪、风吹雨淋,她们照样跟着走;山路崎岖、河水刺骨,她们一样蹚着过。她们凭借着心中的信仰和顽强的精神,一往无前,走过了九死一生的长征。
九十载时光飞逝,万水千山间依稀可见女红军们纷飞的笑颜。那时的她们,是多么年轻啊!她们笑着、唱着,在战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饥饿、疾病、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她们的脚步。岁月纵使无情,但她们忠诚的信仰与无悔的追求,永远镌刻在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