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泸州市委党校
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
刘星
中央红军一渡赤水进入扎西后,暂时摆脱敌人,利用难得的时间统一了思想、完善了组织、休整了部队,提高了士气,为下一步机动和作战奠定了基础。
此时,国民党军正奉蒋介石之命向着扎西蜂拥而来。川军主力固守两江防线,云南滇军封锁金沙江,滇军和薛岳部队在南面和东南面层层逼近,黔军各部分散配置在赤水河东岸,新的包围圈已经形成。千钧一发,何去何从?毛泽东判断,北面川军密不透风,西面滇军固守不出,南面东南面重兵重重,这几个方向都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东面的黔军在之前与红军的战斗中消耗较大、战斗力不强,且兵力分散。于是中革军委果断决定,以敌人包围圈最薄弱的黔北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为作战目标,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
计划已定。红九军团在扎西一带大肆活动,造成我军还在扎西的假象。1935年2月11日,中央红军趁敌各路“追剿”军正奉命陆续赶赴扎西企图合围红军之际,出敌不意、重回川南。2月15日,军委纵队进驻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白沙场。当晚,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在白沙场鱼塘湾崔家祠堂召开会议。20时,朱德下达了《二渡赤水河行动计划》,部署中央红军二渡赤水河,分三个纵队进击贵州,攻打桐梓。
按照行动计划,2月18日至21日,中央红军分别从泸州古蔺的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等地第二次渡过赤水河。红军突然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意料,敌军顿时乱了阵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及时抓住敌人黔北空虚的有利时机连续作战,不给敌人喘息机会。2月24日至28日,5天内连打四场胜仗,巧夺桐梓城、大战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取得了“遵义大捷”。
这场战役中,中央红军共击溃和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活捉敌团长一人,击伤敌旅长、团长三人,同时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这是红军自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
为此,毛泽东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