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四渡赤水㉕丨苟坝会议

2025-04-25 15:38:4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中共龙马潭区委党校 王亚兰

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由汉口飞抵重庆,亲自策划,对中央红军发起新一轮围攻。3月5日至10日,中央红军经枫香坝、长干山两度寻歼周浑元部未果,急需打破僵局、提振士气。3月10日凌晨,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在苟坝新房子召集了一场紧急会议即苟坝会议,讨论林彪、聂荣臻关于进攻打鼓新场的建议。

与会人员大多数赞同这一进攻计划,仅毛泽东一人坚决反对。根据他的分析,表面上看打鼓新场虽仅黔军两个团镇守,但这里工事坚固,四周更有国民党中央军、滇军、川军等潜伏,对中央红军虎视眈眈,一旦战事胶着,红军必将腹背受敌、陷入绝境。然而,此时多数同志战意高昂、坚持出击,毛泽东甚至以自己不当前敌司令部政委据理力争,但仍说服不了大家。最后会议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表决,决定由周恩来起草第二天进攻打鼓新场的命令,并免掉了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委一职。

会后,毛泽东夜不能寐。半夜,他独自提着马灯,在刺骨的寒风中,沿着田埂小路,摸黑辗转来到三里之外的长五间,找周恩来再商量,请他把命令晚一点再发,还是再想一想。不久,情报部门传来最新消息,黔军已退守打鼓新场,滇军也将陆续到达,如果要打,中央红军将陷入滇黔两军夹击的险境。情报充分证明了毛泽东的科学预判和战略卓识。第二天一大早,集体再开会表决,最终决定放弃攻打打鼓新场。苟坝会议后,为了避免贻误战机、增强决策效率,中央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为当时全党全军最重要的领导机构、全权指挥作战。

苟坝会议期间,毛泽东审时度势,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被表决掉后,仍顾全大局、力排众议,从而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中央红军“聚歼”在鸭溪、枫香坝一带的阴谋,使中央红军避免了陷敌重围的危险。苟坝会议从起初的错误否定,到服从真理的肯定,再到改善党对军事的领导方法,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崇尚真理、尊重事实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民主集中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襟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