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会呼吸”之城——泸州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2020-09-11 15:57:3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周洁 王梦华)各位细心的市民朋友是否发现,近几年来,泸州城市内涝没有再怎么出现过,行人艰难涉水、车辆“乘风破浪”的状况也在逐步消失,即使个别地方有积水,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正是得益于泸州2016年开始的全省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成果。

2016年到2020年,四年里,不断新建的市政和房建项目、湿地公园……一个个“海绵体”随处可见。在“海绵体”一收一放的“呼吸”间,城市生活悄然发生变化。

“不湿鞋”的透水混凝土铺装

雨天,新落成不久的茜草中心幼儿园新校区,雨水持续冲刷着建筑和地表。在看不见的地方,一场“地下运动”悄悄展开。

走进校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教学楼门前的五颜六色的操场。“操场采用透水混凝土材质铺装而成。透水混凝土是由动物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里面均匀分布着蜂窝状机构的孔穴,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和高散热的特点。”据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工作人员王梦华介绍,降雨时,雨水通过透水混凝土铺装的空隙渗水,透水速度能达到31-52升/米/小时,这基本上就意味着雨水下降到地表之后会直接被吸收到地下,保持地表的干燥,人走在地面,基本能达到不湿鞋。

在校园的另外一边,生物滞留设施里植株生机勃勃,这是利用管网收集屋面雨水进入下凹式绿地。一部分用以浇灌植物,多余的雨水经过植物和水体中间的溢流口排入地下雨水管,是为“雨水花园”。

湿地公园打造城市海绵体

渔子溪公园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对渔子溪干流(大桥河沟)河道进行防洪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公园建设与绿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推行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植草沟等措施,培养植物链和生物链,发挥净化水体及生态修复作用。在满足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的同时,更多地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蓄滞周边区域雨水。

“雨水花园”吸吐自如

雨水花园属于生物滞留设施中的一种典型的雨水设施。雨水花园在非降雨期间几乎是干燥的,其植物配置结合雨水水质和水质净化目标,选用能有效净化污染源、既耐水湿又耐旱的草本及花灌木植物种类。

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大面积采用了“雨水花园”这一模式。

在公园步道到湖边景观平台,基本采取斜坡设计。沿着步道与植被过渡的地带,全线敷设了渗透排水沟,相较传统的排水管网,渗透排水沟在植被铺陈之下,是层层叠叠的鹅卵石、砂石和土壤,雨量小时,雨水蓄积其中,如果雨量过大,渗透排水沟吸收饱和之后,多余的雨水则在经多次过滤之后,排入渔子湖。

据王梦华介绍,整个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海绵城市系统主要分为六个步骤:“渗”,广场和路面采用透水铺装,场地充分利用渗透和绿地设计,从源头减少径流;“滞”,场地的渗透铺装和大面积绿地的渗水透水,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降雨峰值出现时间,又缓解了灾害风险;“净”,通过植草沟、雨水花园内的海绵植物的生物净化功能,控制净化径流污染;“蓄”,利用下沉绿地地形条件汇集蓄存道路和绿地内雨水,从而调节雨水时空分布,创造雨水集约利用;“用”,利用雨水资源化,缓解水资源短缺,提高用水效率,利用蓄集的雨水进行非降雨时段植物灌溉等;“排”,构建安全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避免内涝等灾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海绵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要求,以新型路面、绿地和水系为主体,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在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全方位修复。载至目前,泸州市已分批整治19个内涝点,改造90万平米渗透人行道,提高地面透水保水功能,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取缔长江、沱江排污口,建成截污干管15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14.1公里,提升污水厂进水质量,全方位修复前期城市建设留下的“城市病”。

低影响开发。全市改扩建项目实行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管理,从规划设计、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形成连片整体效应;因地制宜设置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渗透塘等设施,以分散式源头“小海绵”方式,让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错峰排放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涝和长江、沱江污染风险,目前已建设海绵城市32.12平方公里,通过施工图专项审查138个,竣工海绵型建筑小区27项。

智慧化管控。建设海绵城市智慧监测管控平台,实时监测市政管网重要节点、建设项目排口、河流断面和易涝点等重要位置,为城市水环境安全综合管理和建设成效评定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已布局市政监测点位68个、小区地块监测点位83个。

下一步,泸州市将继续严格贯彻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新建项目海绵城市长效管控机制、全力推进两江新城海绵城市示范区及工程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监控平台数据监测监控作用,力争将泸州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丘陵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四川省海绵城市典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