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阳永川)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厅工作部署安排,严格落实“摸、排、分、清”四项任务,泸州市采取有力措施有序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9月9日,随着最后一家企业成都能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泸州分公司在全国排污许可管理平台中完成匹配,标志着泸州市基本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
截至目前,泸州市共完成发证475家,登记2051家,关闭类等不需要发证登记企业596家,共计3122家企业。
高度重视,统筹规划
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成立以市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行政审批科牵头,相关科室部门联动密切配合完成工作,建立排污许可证核发行政会审工作机制,科学划分工作时间节点,确保排污许可工作有序推进。
摸清底数,全面覆盖
充分调动各园区、乡镇(街道)等网格员力量,组织对辖区范围企业进行全面摸排,组织基层召开专项推进会,进一步将工作落实到位。
积极对接经科、商务、卫健、水务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排污许可核发登记工作,摸排阶段共计取得企业数据37400余条,为确保排污许可全覆盖奠定基础。
提升宣传,强化培训
调动区县、园区、乡镇工作人员及执法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排污许可宣传,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意识,按期申领排污许可证。主动组织召开培训会,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企业加强培训,提升审核人员业务能力和企业排污许可填报质量,累计召开培训会20余次,转发培训文件、小视频等30余次,电话、微信等在线答疑1600余次,发放培训纸质资料200余份。
狠抓效率,稳抓质量
以区县为单元建立工作台账,每日调度、每日通报,累计调度通报80余次。组织开展集中会审,审核人员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手把手审核修改,切实保障排污许可高效率清零。针对化工等复杂行业,引进第三方技术力量,采用“两审一核”模式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等要求对申报信息审核,通过区县初审,第三方二审,相关科室复核的方式,切实保障排污许可证高质量清零。
下一步,泸州市将严格按照“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一个行业”要求,对各行业企业登记发证查漏补缺,督促存在整改事项企业及时完成相应整改并取得排污许可证,巩固发证登记成果。同时将加强后续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积极督促引导企业持证排污、按证排污、达标排污,并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及时变更、延续排污许可证。(泸州市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