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泸州水利记忆:兴水利助产业,保安澜润民心

2020-12-25 09:29:4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亚洲第一大河长江、流经四川最富庶区域的沱江、中国最传奇的河流赤水河,都在这里奔流不息,孕育了一方不寻常的热土——这里是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东南缘的泸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生态保护区,境内江河众多,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十三五”以来,泸州市水利行业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系统治理,有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泸州山更清、水更绿、村更美,产业兴、民变富、人心齐……

昔日的“废水河”清溪河已变成了花田酒地4A级风景区,成为全国第五个、全省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成为“中国最美小流域”示范样板。

昔日被央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曝光工业废水横流的老鹰坵已污水变清流荒地变公园,变成老鹰坵生态湿地公园,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昔日的濑溪河河里的水不敢喝,鱼也少,河边垃圾满地……如今虽已入冬,但两岸绿意不减,水质稳步提升。

昔日长江两岸漫天灰尘的砂石堆场已不见踪影,展现在你眼前脑海里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意。

一座座水利工程拔地而起,一座座荒山被生态修复,一排排堤防被兴建和加固让群众免遭洪水的侵袭,一条条餐饮趸船为保清流出川已成为公众的记忆,一条条沟渠滋润了土地、肥沃了庄稼,一根根自来水管接进了边远山区群众的厨房,接进了村民的“心房”,让他们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十三五”的水利故事远不止这些。

兴水利,惠民生

“十三五”期间,泸州全市水利投资约32.6亿元,建成合江县锁口、叙永县倒流河、古蔺县观文等3座中型水库,纳溪梯子涯,泸县三星桥、合江琴蛙湖、叙永纳坪、龙洞、高木顶、古蔺朝门、刘家、石梁子等9座小型水库,纳溪云回、古蔺龙洞沟等2座小型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新增蓄水能力8554万立方米,新增恢复灌面35.77万亩,为25.06万农村及乡镇人口提供了饮用水源,切实改善了农村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可靠的水安全保障。

定河长,护江河

泸州全市落实市、县、乡、村、社五级河长4968人,累计巡河71711次,一批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编制《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完善辖区内96条河流、464座水库和7条主要供水渠道的“一河一策、一库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完成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管理范围的划定。河道采砂依法依规编制规划,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确保河道采砂秩序整体可控。114处河湖“四乱”问题点位得到治理,保护区内81个砂石堆场的全面整治,水域岸线得到有效修复,流域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向好,长江出川断面水质平均值保持Ⅱ类标准,长江干流纳入考核的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河湖长制工作成效突出,长江(金沙江)泸州市段、沱江泸州市段市级河长连续两年在全省河长制考核中评优秀。

强防御,保安澜

不断提升城镇防洪能力,以实施城镇防洪规划、河道防洪治理为重点,综合治理中小河流59.8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85座,治理山洪沟5条。

不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了17座中小河流水文站,137个水文雨量监测站点,344座水库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了覆盖7个区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不断提升突发灾害处置能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成功应对2016年“8•16”永宁河80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2018年“7•3”特大暴雨天气过程,2019年“6•14”、“8•9”、“9•7”等区域暴雨天气过程,2020年“8•19”超20年一遇长江洪水。“十三五”期间科学有效应对57次长江洪峰过境,排查处置防汛安全隐患1700余处,洪涝灾害转移安置群众13万余人次,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泸州市水务局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人社厅表彰为防汛抗旱先进集体。

划红线,倡节水

强化水资源管理的刚性约束。以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主体责任为重点,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抓手,不断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管理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力推进节水工作。全市6家独立物业管理的水利行业机关全部通过验收,泸天化成功创建为国家水效领跑者、省级节水标杆企业,成功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8户,市级节水型企业65户、节水型单位69户、节水型学校2户;全力推进用水效率提升。预计“十三五”末,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4.3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20%以上,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8。

2017年泸州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2018年8月,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泸州被评为“优秀”,并获省政府通报表扬为“水资源管理成绩突出市级人民政府”。

重投资,助脱贫

“十三五”期间,泸州全市投入水利扶贫资金15.54亿元,深入实施了2016年水利基础设施扶贫和2017~2020年水利建设扶贫专项水利项目,在改善贫困地区生活条件、助力脱贫奔康、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成3座中型水库,3座烟区水源工程和2座抗旱水源工程,新增蓄引提水能力近1亿立方米,恢复和改善农业灌溉面积5.4万亩;实施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5万亩,有力保障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

安全水,润民心

“十三五”期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规划总受益人口56.7023万人,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已投入资金8.6亿元,新建、管网延伸和改造配套农村供水工程5530处,巩固提升受益人口91.4337万人,解决了7.580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不完全问题,同步确保32.3195万名脱贫人口饮水安全全面达标,完成3个贫困县脱贫指标任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9.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4%。超额完成“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任务。

强治理,复青山

实施一系列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极大遏制了自然条件恶劣区域水土流失,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农业耕作条件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林草覆盖程度和区域水环境质量,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4平方公里,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3亿元,投入治理资金14.09亿元,年减少土壤流失量约86万吨,年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约520万立方米。清溪河小流域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五个、全省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成为“中国最美小流域”示范样板。泸州市荣获全省水土保持先进集体。

强监管,重治水

“十三五”期间,泸州市始终把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底线工抓紧抓实,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着力在责任落实、隐患排查、依法治水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全市水利行业未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截至目前,全市水利行业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7起,其中,行政处罚128起,处罚金283.06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3.376万元,移送司法机关8起,销毁违法采砂船舶3艘,有效打击和遏制了水事违法行为,保障了水法律法规的实施。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完成,全市共清查涉黑涉恶线索138条。

万川皆原色,无水不清流。泸州,生于水,亦兴于水;美于水,亦富于水!水润泸州,缔造一个山青、水秀、河畅、岸绿、景美、民富的幸福酒城……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