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 周梦颖)2月23日,在泸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泸州市市长杨林兴代表市政府作了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那么,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泸州市高质量发展将怎么规划?泸州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泸州发展的1个战略目标,即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6个方面主要目标,即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活力全面进发、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全面改善、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治理效能全面增强。
展望2035年,《纲要草案》提出泸州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描绘了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治理效能、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方面的远景目标。
对“十四五”时期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怎么干?《纲要草案》中提出了这四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强化区域协同,加快建设川南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积极打造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一体推进开放功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南向门户枢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对外开放第三极。
关键词二: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围绕建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区,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集聚,推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供应链。
·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加快打造白酒、电子信息和能源化工3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培育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纺织等一批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
·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支柱型服务业,积极发展成长型服务业,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业,着力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
·提质增效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八大特色产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
·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数字泸州。
·大力发展建筑业,促进建筑业工业化、现代光、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筑业总部经济示范基地。
关键词三: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统筹推进
·持续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提升城市能级、宜居品质和资源价值。
·加快公园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构筑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加快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水利、能源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约高效、经济惠民、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
关键词四: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切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化就业增收政策,均衡教育医疗资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达到新水平。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升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改善生态质量,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泸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落实总一体国家安全观,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