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慧琳)2月24日,记者在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了解到,四川省合江县人民检察院、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办理的塘河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了渝川黔滇藏青协作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优秀案例。该案件是一起跨省域公益诉讼案件,在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合江县人民检察院和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强联防联治形成监督合力。
图说:泸州市院与重庆市院第五分院签订《关于在长江跨界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中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跨区域协作的意见》。泸州市人民检察院供图
案情回顾
移送跨省市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合力破解跨界污染整治难题
2020年3月20日,江津区人民检察院会同江津区环保局、塘河镇人民政府在塘河川渝交界地段实地巡查时,发现合江县辖区内存在村民生活污水直排污染塘河现象。江津区人民检察院随即对排污事实和源头进行初查,并依托泸州市人民检察院与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会签的《关于建立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的意见》,将该案件线索及相关证据材料移送合江县人民检察院。
同年4月9日,合江县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与江津区人民检察院一同对污水排放点进行联合实地勘查,查明污水源头。随后,合江县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切实履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监管职责,完善生活污水处理站设施建设,加强日常运行监督。相关行政机关随即采取一系列加强监管举措,确保达标排放。
同年8月7日,江津区人民检察院与合江县人民检察院对该案整改情况及效果开展“回头看”,对排污口、污染源治理进行现场回访。经查,水域污染及源头问题已获全面整改治理。
司法协作
一体化办案打破“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的困境
检察机关在办理该案件时充分“借脑”环保机构,及时固定关键证据,充分“借力”当地政府及行政机关,多方联动、群防群治,破解跨区域污染治理难题。该案的成功办理,进一步强化川渝跨区域协作、公益诉讼检察“一盘棋”执法理念。
据市人大代表、合江县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陈薇介绍,这样跨区域污染的案件,以前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移送线索程序复杂性与污染案件时间紧迫性之间存在冲突。二是各地司法执法理念、处罚尺度存在差异,存在“同案不同办”现象。
2020年4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泸州市人民检察院签订的《关于在长江跨界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中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跨区域协作的意见》,明确两地成立跨区域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跨区协作一体化专业办案团队,以水资源、森林、野生动物保护等为监督工作重点,以统筹基层跨区域配合工作、案件办理联动、线索移送和通报反馈、协同生态修复监督等为抓手,加强协作配合,畅通联系渠道,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做深做细做实长江跨界流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签署协议后,针对长江干流及其支流,‘上下游不同步,左右岸不同行’的司法执法困境,渝泸两地检察机关打破地域壁垒,携手同行,齐抓共管,共筑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陈薇说。
2020年渝泸两地检察院共互移案件线索6条,协同查办3件。陈薇表示,根据协议,两地检察机关每年将开展联合巡江、座谈交流、业务培训等系列活动,及时解决司法中的现实问题,统一司法理念和办案尺度,提升办案质效,携手共护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