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陈彦霖) “党的恩情温暖心窝窝,山山水水魂牵梦绕祝福你,孜莫格尼,亲爱的祖国……”近日,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凉山州普格县东山乡,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从先锋村传来。
不久前,泸州市发展改革委选派至村上的最后一名援彝干部罗克冰结束了援彝生涯,先锋村的干部群众因为不舍,纷纷前来送行,向他告别,邀请他常回村里看一看、走一走。
2020年10月31日,普格县全面完成脱贫摘帽第三方评估现场检查,东山乡全体干部合影留念。
罗克冰只是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对口帮扶彝区的干部之一。按照省委关于全省驻村帮扶工作要求,自2018年起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先后选派了3名援彝干部,跨越700公里赴凉山州开展对口帮扶。
时间回到2018年6月,省委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共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响应,严格按照要求,先后共选派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3名优秀年轻干部奔赴凉山州。
泸州市发展改革委援彝干部送电视机入户。
离开泸州前夕,被选派的干部之一罗克冰向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作出承诺:接下来的三年,会牢牢把握这次时代使命的呼唤,保持“不畏艰苦、不计酬劳、任劳任怨”的品质,以一个青年正当时的激情和干劲,“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抒写出一幅不负光阴、不负使命的时代画卷。
承诺,转换成了行动。刚到普格县东山乡,罗克冰首先盯住了全村在村组道路、安全住房、控超保学、禁毒防艾、移风易俗等方面存在的具体弱项短板,采取“内摸家底、细作方案、上争政策”的工作思路,为全村摘掉“贫困帽”找准了方向。
2021年5月12日,在罗克冰即将离开村里的时候,群众迎上来,深情地向他告别,
并邀请他及泸州市发展改革委的领导和同志常来村里看一看、走一走。
截至2020年底,泸州市发展改革委联系帮扶的先锋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退出,更多可喜数据陆续传来——先锋村实现全村人口230户1080人安全住房建设、惠农利民资金、产业项目扶持应享尽享;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345人全部脱贫奔康。因贫因病辍学失学儿童应返尽返,饮用水水源点季节性断水等困难难题得到彻底解决,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融入现代文明生活行为习惯得到大幅度改观。全村村组道路实现闭环硬化、多口出入,村活动室、幼教点、信息网络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实现应建尽建、应保尽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2018年12月17日,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一赴凉山州普格县,
看望慰问援彝帮扶干部,并和当地乡村干部交心谈心,共商脱贫攻坚对策。
被选派的干部之一黄顺敏被选派至甘洛县发改经信局期间,也积极主动作为。面对帮扶单位人员偏少、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等实际情况,黄顺敏紧盯工作重点难点,扎实开展综合帮扶工作。在招投标办工作期间,利用自身业务优势,通过交流心得、共同学习招标投标政策文件、整理了2016年以来招投标资料等方式提高帮扶单位招投标管理水平。同时,统筹做好全局联系的4个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共计330户1608人结对帮扶工作,参与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专规(4977户21362人)、电力扶贫专规、工业扶贫专规、通讯扶贫专规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专项等目标任务,助力甘洛县顺利脱贫摘帽。
2019年10月1日,东山乡驻村帮扶工作队与当地彝族学生歌唱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
2021年5月12日,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胡琳赴凉山州普格县,考察调研东山乡先锋村,实地查看脱贫攻坚成果。
联系帮扶彝区三年来,对口帮扶工作在大凉山开出了友谊之花、结出了奔康之果。
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全面完成了省委下达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各项指标要求,举全委上下之力,积极联系各方力量,连续三年累计成功为41名初中毕业贫困学生,争取到继续接受州外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为27名困难家庭学生成功牵线“一对一”入学就学资助扶持,为困难儿童送去文具约1960套、练习册约10000册、书籍约2000本、衣物约8000件,为凉山州脱贫攻坚和彝区群众致富奔康贡献了泸州发展改革委全部智慧和力量。
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黄玉林在今年2月5日召集的上挂下派干部座谈会上表示,
要在助推彝区摒弃陈规陋习,融入现代文明生活等方面注入新的发改力量,为彝区发展做出新的发改贡献。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属全国‘三区三州’地区,17个县(市)中就有11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半个多世纪以来,凉山州的发展可谓是‘一步跨千年’。近三年来,我委选派至凉山州帮扶的三名同志,为实现凉山州全面脱贫贡献了青春力量,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工作实效。接下来的时间,你们要在助推彝区摒弃陈规陋习,融入现代文明生活等方面注入新的发改力量,为彝区发展做出新的发改贡献!”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黄玉林在今年2月5日召集的上挂下派干部座谈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