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③丨探访“城中村”:城里人为何成了村里的常客?

2022-01-27 10:29: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川观新闻·泸州观察 郭荞璐 蔡惠兰

每天下午,泸州市纳溪区安富停车场公交车站一旁的永宁街道生育文化广场,向来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跳舞、打牌、摆龙门阵……花坛边上也坐满了人。广场左右分别是两个大型的住宅小区,前面是纳溪的主干道云溪东路,而在广场和高楼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城中村”——朱坪村。

沿着广场左侧一条约百米长的道路走,走到尽头向前望去,可见一条近两米宽的小路掩映在绿树之下。顺着这条小路继续往前走,左边是由一片桃林和一排翠竹组成的天然屏障,右边则坐落着几户人家,依山而建的民房在树的荫蔽下浑然一体。蜿蜒前行几十米后,便来到了朱坪村踏水桥文化活动点的院坝,放眼望去,一栋栋青瓦红砖房错落有致,远处的田地里还种着一些时令的蔬菜,塑料袋做的“稻草人”挂在竹竿上迎风招展。

冬日农闲等过年。朱坪村十三组的曾启智便正坐在院坝里和邻居“斗地主”,“农忙就干地,农闲了就还是娱乐一下。不忙的时候这个坝子最热闹。”但曾启智口中这个“最热闹”的院坝,曾经却是村民们绕道走也不愿来的地方。“以前这里就是个堆垃圾的草山,旁边还有个烂泥塘,反正臭得很。”不仅本村的曾启智对此不满,朱坪村隔壁校场坝社区的宋玖玲也颇有意见:“以前那个鱼塘,水又黑又臭,草草也深,一点都不顺看。”

让大家不满的环境问题在“三化一提”惠民工程中得到了解决。近年来,纳溪区永宁街道创新实施“三化一提”基层治理模式,主要通过净化环境、美化家园、润化心灵、提升群众幸福获得感和满意度来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人和、村美、城兴的幸福新村。曾经村民们不愿踏足的地方,如今建成了朱坪村踏水桥文化活动点,院坝平整、设施齐全,墙上彩绘的荷花摇曳生姿,每到春天院坝四周栽种的桃花竞相绽放,也吸引了不少城市游客前来打卡。

“现在改造了来确实不错。”曾对此处环境不满的宋玖玲,如今也成了朱坪村的常客。每天下午两点,宋玖玲都会和她的伙伴们一起到踏水桥的院坝练习打腰鼓,飞扬的红绸逐渐也成了朱坪村的一道风景线。家住前面高楼小区的居民赵安全也很喜欢来这个院坝运动,他高兴地说:“这里和城市隔得不远,又比较幽静,在这里跳舞,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都可以,很方便。”

朱坪村经过“三化一提”改造后,村里人更舒服了、村外人更喜欢了,甚至已经进城定居的老乡也搬回来住了。“虽然主要是为了照顾我家老母亲,但不得不说,现在在我们这村里住着是真的安逸。”今年59岁的吕素明,从小就在朱坪村出生、长大,90年代时走出了村子到泸州城里工作、定居,退休后又回到了家乡。“现在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我们周边娱乐场地也有、设施也有,上街买东西也方便。我们在这个城中村生活,是比较悠闲的。”吕素明说:“我可以到地里种种喜欢的菜,自己种点、吃点,用不完的就拿上街去卖,大家也喜欢。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非常愉快。”吕素明刚到地里掐了把葱,一边择一边回家:“我妈明天过生,满84了,这把小葱拿回去今晚给她做寿面。”

离开朱坪村,还是在那条近两米宽的小路上,有挑着菜担回村的老人,也有送完餐骑着车出村的外卖小哥。正如所谓的“城中村”一样,在朱坪,城与村只是人们随心而为的两种生活方式,早已互相交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