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⑥丨观景台“眼里”的春夏秋冬

2022-01-29 10:45:0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川观新闻·泸州观察 胡容 龙欣雨

观景台是万亩高标准农田粱菜轮作基地最高点,2021年,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对观景台进行了升级改造,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凤龙村一年四季的变化。

眼下正值寒冬时节,站在观景台上,一片绿油油的油菜尽有眼底。“这是凤龙村2021年尝试梁菜轮作成片种下的400多亩油菜,等到今年3月份左右,菜花开了,计划举办一届菜花节。”凤龙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永钢说。

通滩镇是泸州老窖“订单高粱”种植基地之一,近年来,该镇推行“企业+专合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与泸州老窖对接产销合作事宜,引导村民与企业签订订单生产协议书,有了企业订单种植做后盾,村民种植高粱的热情不断高涨,目前全镇11个村实现了连片种植。凤龙村位于通滩镇西部,距泸州城区28公里,是泸州老窖有机高粱种植核心区之一,是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卫生村、泸州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先进村、泸州市产村相融示范村、泸州市核心价值观示范点。

农旅融合发展 探索粱菜轮作

“2021年种植高粱2516亩。凤龙村从2012年起,村里调整产业结构后,村民开始种植有机高粱。”刘永钢说,村里留在家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如果再继续种植水稻,收割的时候劳动力不足,种水稻和高粱相比,产值略低。

刘永钢算了一笔账,种稻谷每亩1000斤,市场价1.4元/斤,亩产值1400元;种高粱每亩500余斤,按泸州老窖2021年最低的收购价3.8元/斤,亩产值1900元。“泸州老窖对村民实行考评制,2021年种植的高粱按照3.8元/斤、4.3元/斤、4.6元/斤三个等级进行收购。最低的收购价也是高于市场价,农户不担心卖不出去,高粱的收割期比稻谷收割期长,而且家里十多岁的儿童也能搭把手。”刘永钢说。

作为通滩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凤龙村的发展决不能止步于订单高粱。“以前每年8月份高粱收割了土地就闲起,我们也找不到事情做。”凤龙村9组的村民先立炳说。

刘绮摄

“粱菜轮作是凤龙村2020年开始探索的一种助农增收的新模式。”刘永钢说,每年8月份高粱收割后,土地闲置,近年来,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改造等项目先后在凤龙村落地实施,乡村整体面貌得到改善。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凤龙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推动下积极探索粱菜轮作生产模式,2020年凤龙村村集体公司以200元/亩的价格流转村民600亩土地,尝试种植白菜、棒菜、南充菜等。“还承诺,第二年把土地整理好还给村民种植高粱,村里老人可以在菜地务工。”刘永钢说。

刘学懿摄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2020年先立炳开始尝试高粱种植后种棒菜、南充菜。

有了第一年村集体公司的带动,2021年,凤龙村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利于闲置的土地打造成片的菜花基地,吸引游客到凤龙村游玩。在凤龙村党总支部的带动下,2021年凤龙村成片种植油菜400多亩。

春赏花、夏看粱、秋尝果 打造“1+N”田园农旅综合体

“2021年,我种了9亩高粱,每亩高粱500余斤,每年收入2万余元,加上套种的蔬菜,收入也有几千元,如果不种菜还不是耍过了。现在乡村面貌变化大,机耕道都打成柏油马路了,运输更方便了。”先立炳说。

“菜花有一定的观赏性,菜籽可以加工成食用油自己吃或进行出售。”刘永钢说,凤龙村以高粱为品牌,鼓励村民种植油菜,达到成片的效果,油菜花开的时候,将举办菜花节,带领村民走农旅融合发展的思路。

“清秋庄园正式开业了,以后在家门口也能吃火锅了。”25岁的银桃说,晚上在湖边吃顿火锅,赏赏夜景,惬意得很。

“我现在在村里实习,每个月2400元,村里的路修好了,健身器材也有了,环境更加整洁了,以后我也打算留在村里发展种植或者养殖业。”银桃说。

据刘永钢介绍,目前凤龙村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已经改善,加上凤龙村有黄桃基地、葡萄基地、荷花基地,想要吸引游客,吃喝玩乐必须具备,清秋庄园的开业,解决了游客吃饭问题。“接下来凤龙村还将进行精品打造,发展周边民宿,再联合开丰村、上湾村、新学村三个村打造旅游环线,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按照泸州市委“一体两翼”战略部署,江阳区将乡镇级片区划分为:“一核三区”,即城市发展核心片区、分水岭产城融合片区、通滩田园农旅片区和方山康养文旅片区。通滩田园农旅片区:打造“1+N”田园农旅综合体,“1”即万亩粱菜轮作现代农业园区,“N”即:半岛桃花溪、花好月圆、清秋庄园、一搏家庭农场等特色水果基地;依托久桥河、天音河等水系塑造酒文化景点,形成春天赏桃花、夏天看高粱、秋天尝鲜果的田园生态农旅融合发展格局。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