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24”丨尴尬出警时刻、终身难忘的救援……来深入了解“蓝朋友”

2022-03-02 16:18:1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川观新闻·泸州观察 周梦颖 龙欣雨

2月24日上午9点,泸州市大件路特勤消防救援站传来阵阵口号声。10余名身着作训服的“蓝朋友”,正围着操场跑圈热身,过一会儿,他们就要开展日常训练,如重物折返、一人三带等训练科目。

“立正,稍息。向右转!”一声口令下,操场上的消防员们有序排好队,准备进行第一个科目的训练——重物折返。“重物折返就是指双手分别提着重达30斤的物体,来回折返跑,主要训练手臂力量。”泸州市特勤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张君风说着,也加入到训练行列中。

张君风是河南人,从事消防工作15年,平时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训练、出警和参与绳索、体能等相关培训和学习。常与火打交道的“蓝朋友”们,每天主要干些什么?有没有“职业病”?力气是不是都很大?

带着这些疑问,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走进消防站一探究竟。

感变化:科学训练,不再使“蛮力” 性格发生转变

关于有没有“职业病”这个问题,张君风没有犹豫,秒回:“当然有。”

十五年的职业生涯,当问起张君风这些年的出警次数时,他只是笑了笑,摇了摇手。“出警次数没办法估算了,至少都有几千次。” 张君风说,自己老家旁边就有一所学校,上课、下课铃跟警铃很像,有一天早上自己还在睡觉,听到铃声响起,当时一下就从睡梦中惊醒,从床上跳了起来,以为要出警,结果是自己把上课铃当成了出警铃。

不止如此,有时外出时,看到比较封闭的场所,张君风也会不自觉四处查看,比如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灯设置是否符合要求等。

作为一名消防救援人员,训练占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前训练就觉得只要练的凶,就能达到效果,放到现在来看,那是笨办法。”张君风说,往年训练都是往“死”里练,比如单杠练的不理想,每天就会花大量时间去反复练习,即使倒个垃圾的时间,都要先做几个单杠再把垃圾倒了,倒完垃圾之后,把桶放好,再练几个才走。

“使蛮力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时间久了身体遭不住,也可能还是达不到要求。” 张君风说,以前觉得体能好就是工作干得好,现在就需要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体能,“文武”都要讲究科学性。

据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家都是采取科学施训、按纲实训、因人实训的方法,着力解决体能训练效果不明显“瓶颈”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训、组训,全面提高消防救援人员训练质量成效及消防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完成各类灭火救援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

关于性格,张君风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以前从军的时候,性格很刚硬,转不过弯,遇到事情也不会直说,现在大家相互之间有什么事情都会沟通交流,有问题也会相互谈心。” 张君风直言,以前可能属于“人狠话不多”的类型,现在因为啰嗦,反而变得有些“婆婆妈妈”。

“相较以往,更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更有人情味。” 张君风笑着说。

忆往事:第一天入职,印象最深的一次出警

回忆起自己第一天入职的情景,张君风说:“第一天都是充满新鲜感的,心里也很激动。”虽说一切都很陌生,也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但张君风认为自己适应能力不错,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多加练习,认真学习,很快就可以适应新环境,熟悉新工作。

谈到印象最深的一次出警,张君风回忆起从业第一年,参与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任务。“汶川大地震救援,是最受震撼的一次救援任务。”张君风说,汶川发生地震后,自己作为新兵跟随大部队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救援现场,当时救援地点在一所学校,现场情况很混乱,时不时还会发生余震。有一位小女孩被发现的时候,她一直用微弱的声音向我们喊“叔叔,救救我,救救我”,因当时自己距离小女孩的位置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将眼前的障碍物全部清除才好近距离解救被困女孩。

“当时小女孩的大腿被一根梁柱压住,没法动弹,只能一点点用手将周围碎渣残石搬开,慢慢靠近小女孩实施救援。经过几个小时的救援,很庆幸她被救出来了。”张君风说。当一对老夫妻拿着两包雪饼,跪在他们面前,求他们救救自己的孙女时,张君风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再回忆当时的场景,张君风眼圈开始泛红。

因家在外地,平时工作繁忙的他,每年很少回家。聊起家人,张君风总是感叹:“亏欠家人太多了。有一年母亲生病住院了半个多月,因工作原因,没办法回去照顾。之后有了孩子,有一次儿子生病的时候也是住院,当时也因工作原因没有请假,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有对家人的愧疚,但是家里人总是安慰我,让我安心工作不要想太多。”

“家人的鼓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张君风说,有时累了跟家人视频,顿时就像充了气一样,浑身是劲。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