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24”丨文物的“倾听者”和“代言人”,博物馆讲解员以热爱抵万难

2022-04-25 15:55: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阮长安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张其)随着信息化时代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与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如果说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保存者”,如何把这份历史“诉说”?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职业:博物馆讲解员。

在有些人印象中,讲解员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啥都知道,但也不少人认为,讲解员不过就是死记硬背解说词罢了。那么博物馆讲解员到底是啥样的?川报泸州全媒体中心来到泸州市博物馆一探究竟。

在四川省红色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团乐山站,刘秋虹参与其中。受访者供图

拒绝死记硬背

每一场讲解背后有探索、有苦练

早上8点30分,刘秋虹像往常一样,到岗后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整个展区的灯光和设备,巡查文物安全,查看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行,随后便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刘秋虹是谁?她是泸州市博物馆讲解组组长,今年是她成为讲解员的第15个年头。

成为一名讲解员,刘秋虹说,还靠了一些“缘分”。2007年,刘秋虹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博物馆奇妙夜》,觉得有趣。巧妙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就看到了泸州市博物馆正在招聘讲解员,因为简单的热爱,所以想也没想就参与应聘随后便入职了。

“入职后,我对讲解员的认识除了背稿子,还是背稿子。”刘秋虹笑着说,但随着讲解的次数越多,对这个职业更深入后才知道,其实讲解员涉及到非常多的方面,比如说语言学,要如何去表达;比如说教育学,一些社教活动在讲解过程中不能有明显上课痕迹;比如说心理学,在讲解接待过程中要注意到观众的喜好临时调整讲解词;比如说历史学,要快速熟悉一场展览,脑海中就需要知道中国整个历史脉络同时也要了解地方的历史。

慢慢地,从最开始的给材料“傻背”,到开始思考解说词背后的意义,请教相关专家,再到通过单位组织的讲解员前辈专业培训,学习如何去表述、去撰写、打磨讲解词……一路走来,15年的时间,刘秋虹才琢磨清楚讲解员这条路该怎么走,也终于明白原来博物馆就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史,而讲解员就是文物的倾听者、代言人,是代替文物把这座城市的发展史讲述出来的人。

那讲解词是一成不变的吗?刘秋虹坚定回答说不是。“其实我们每一年讲解词都在变,变在内容和表述方式。内容上,我们的讲解词根据文物背后的故事分为了深与浅,针对不同需求的人会进行选择性讲解。表述方式上,不同的人群用不同表述方式,比如学生多采用发问式、互动式,需要注意的是,讲解过程不是我说你听,而是互相交流过程,两个角色都应该互动起来,这样观众体验感也会更强。”刘秋虹思考后说道。

在泸州市博物馆的流动展中,刘秋虹给学生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受访者供图

面临各种“花式”挑战

用心做事,以热爱来抵万难

虽然15年的时间,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刘秋虹却表示,其实每一场展览,对于讲解员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刘秋虹举了一个例:比如目前在展览的“德颂长风——纪念朱德诞辰136周年书画展”,展出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泸期间所创作的书画作品。讲解的时候要做到在现场看到一幅作品就说出书风、画风,那就需要将展出的诗画创作时间、历史背景、反映的内容全部熟记于心,还要根据所有资料,理出相应时间线后再撰写解说词。“且每个解说员都需要自己撰写解说词,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快速记忆,通常一个新展开展前,前一个星期熬夜必不可少。”

时间紧,任务重,但撰写并熟记解说词仅仅是开始,通常,在讲解过程中,还有讲解员可预料或不可预料的“突发”。

“比如观众们提问,有些是针对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有些是对一个生僻字的提问,反正就是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刘秋虹笑着说,但这种情况是一直都会有且无法避免的,所以一定要诚实,做到能回答就回答,回答不上来就留下对方联系方式,并感谢对方让自己发现了知识盲区,随后马上去找问相应科室的专家,得到答案后,再去查找资料,对这块内容进行巩固延展。

除了“千奇百怪”的问题,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还要“眼观四处”。为啥?刘秋虹解释说,“因为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最怕有人去触摸文物,每一次触摸都是对文物的一种伤害,虽然我们都明白文物总有一天会消失,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的努力,让它的‘生命’长一点、更长一点。所以在讲解开始前,我们会提醒‘禁止触摸文物以及关闭闪光灯等’,且在讲解过程中需要边讲边注意这些问题,一旦发现就会及时制止。”

尽管讲解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挑战,每一次展览都像“升级打怪”一般,但刘秋虹还是觉得幸福感满满。“我很享受能给别人讲故事、说历史,每当这个时候会觉得满足且幸福,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从业15年,成为一名好的讲解员有哪些秘诀?刘秋虹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两个字“用心”。“用心讲解,你心里是热爱的,你对文物就会有不同的感情,表述方式自然也就不一样,讲出的文物就会有不同的‘温度’,观众自然会感受到你讲解的用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