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宝巡河记①丨鸡鸣三省之地,三省如何共治赤水河?

2022-07-10 23:29: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郭荞璐)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作为全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于2021年7月1日起在云贵川三省同步实施。

今年7月,正值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一周年,四川日报泸州全媒体中心随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泸州市赤水河河长办)工作人员一道,沿着赤水河开启了巡河之旅。

第一站——叙永县水潦彝族乡

盛夏的赤水河畔,瓜果飘香。

鸡鸣三省大桥。受访者供图

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位于鸡鸣三省核心区域,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中心点,渭河和倒流河在此交汇形成赤水河。就在这“Y”字形的河流上方,一道拱桥跨越悬崖天堑,联通川滇两地,2020年1月,鸡鸣三省大桥全面建成通车,彻底打通了这个地理死角上的交通瓶颈,带动沿岸经济发展。

“捡李子吃嘛!甜得很,刚刚摘起背过来的。”最近的鸡鸣三省大桥两侧桥头格外热闹,暑假期间车辆往来不绝,附近的农户们也一箩筐一背篓地将李子运到桥头进行售卖,在四川这头建有一个咪苏园消费扶贫农特产品交易中心。下午4时许,水潦彝族乡岔河村二组的李腾春搭着同村老乡的三轮车,又运来了一背篓李子,这已是她今天卖的第三背。李腾春说:“一背李子四五十斤,最近每天我几乎都卖得到百斤左右。”

“现在好多了,以前这些地方人影都没得。”李腾春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李子摊前来往的车辆、行人,忍不住感慨道。据李腾春回忆,在鸡鸣三省大桥通车之前,她们把李子背到云南去卖,只能翻山过河走小路,得走四至五个小时。“头一天早点把晚饭吃了,天黑之前背着李子出发,连夜赶到云南,在市场等到天亮,就有人来买了。”李腾春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就在自家附近卖,卖完了一背再去摘都搞得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耳熟能详的标语,立在咪苏园消费扶贫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后山坡上,与下方的鸡鸣三省大桥、赤水河相辅相成、自成一景。

“水潦彝族乡作为赤水河流域(四川段)第一乡,自然要承担起赤水河流域区域协作保护的任务。”水潦彝族乡党委书记胡翔介绍,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决定和条例施行后,水潦彝族乡随即发起倡议,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团结彝族苗族乡、林口镇,以及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坡头镇共同签订云贵川三省赤水河流域首个乡镇级共同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四个乡镇在携手宣传教育引导、规划衔接沟通、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司法联动、深度协同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面达成一致共识,搭建了线上线下交流共享平台。

协同共治,已成为保护赤水河的共识。叙永县水务局局长杨志友介绍,一年以来,叙永县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威信县、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遵义市赤水市等地司法部门和检察部门分别签订赤水河流域保护生态环境司法和检察工作协作机制。在监管上,叙永县还与威信县、七星关区等5个周边区县签订了河湖长制联防联控协作协议,会同云贵川三省同级人民政府联合开展赤水河流域巡查并召开联防联控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联合监管力度。

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一年来,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积极担当泸州赤水河市级河长制办公室职责,通过强化协同共治,深入开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治理,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赤水河流域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如今,赤水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长期稳定保持II类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