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籽籽相抱“石榴籽” 心心相印团结心

2022-08-03 12:11:0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魏杰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胡浪波)近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召开全省法院司法改革工作会议,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石榴籽”特色调解模式的起源地,在会上进行了项目汇报和成果展示,为全省各级法院改革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

三碗酒解纠纷

原告尔呷的儿子无法赔偿被告拉子因交通事故产生的医疗费,拉子便把尔呷家的一头牛牵回家中,尔呷不服,提起诉讼。该案事实清楚,可是,如果简单作出返还耕牛的判决,案子虽然结了,但是尔呷和拉子两家人的梁子,也就此结下了。为了实质化解双方矛盾,“石榴籽”调解室的法官邀请了少数民族调解员和当地德高望重的彝族老族长“德古”参与调解,经过反复交心说理,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最后,“德古”让拉子舀出三碗酒,三人一口喝干,举起土碗,猛砸在地,伴随着清脆的响声,恩恩怨怨就此了结。

类似的案例在“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日常可见,“石榴籽”调解品牌通过三个方面将辖区的少数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一室两议”亲民心

“一室”指的是“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法院牵头在乡镇成立“石榴籽”调解工作站,在村寨设立“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两议”指的是“议事”“议法”。“石榴籽”调解工作室选聘多名村社干部、少数民族乡贤人士等担任“石榴籽”调解员,“全过程”参与议事;选派法官团队“一对一”服务议法。

“两法融合”暖民心

“两法”就是国家法律和“少数民族习惯法”,法院创新“两法融合”矛盾调解机制,针对涉及少数民族矛盾纠纷,以“少数民族习惯法”作为调解依据,运用“德古”担保酒、民族共祖祭祀等方式,借乡土文化、用乡音乡情、靠乡土办法,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从推行“石榴籽”调解品牌以来,叙永县人民法院化解涉少数民族纠纷1840起,该类矛盾纠纷同比减少61%。今年1—6月,全市法院新收案件数同比下降9.83%,下降幅度位居全省第一。

“三项提升”润民心

组织“石榴籽”调解员利用苗场节、火把节等民族节日开展法律知识进苗寨、进学校等活动,大力提升少数民族群众法治意识。同时,定期组织“石榴籽”调解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总结成功调处的案例,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实行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因案制宜,分类分流,高效化解。

目前,“石榴籽”调解经验在全省民族地区予以推广,被省法院评为首届“四川法院改革创新奖”,被最高法院工作报告、省法院工作报告予以肯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