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魏杰)8月18日清晨,位于泸州市泸县潮河镇朱家坪村三叉路口的小水塘,果树环绕、空气清新、水质干净澄清,但谁能想到,此前这里曾是养鸭塘,养殖废水散发着臭味,从旁边路过都让人受不了,并受到群众投诉反映。
据了解,2020年8月,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反映称,位于泸县潮河镇朱家坪村10社有一养殖专业户,养殖的数百只鸭子放养在其承包的田地里,田地里的养殖废水流至附近鱼塘里,臭味和噪声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收到群众投诉反映后,泸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会同潮河镇人民政府对养殖户业主进行约谈沟通。
“当时,养鸭主要存在养殖不规范、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潮河镇副镇长罗学良为老板陈三利算了一笔明白账,养鸭必须建立标准的养殖场,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且养鸭成本高、工作量大、效益也不高,并建议陈三利将养殖转型为种植发展。“经过不断的政策宣传、前景分析,终于消除了养殖户的顾虑。”罗学良说。
陈三利介绍,自己从2018年开始养鸭,没曾想到养鸭会造成不良的环境影响,经过利弊分析,自己也认识到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就立即分批次对所养鸭子进行售卖,2020年卖完养殖的鸭子后便停止了养殖,开始种植果树沃柑。
已被闲置的鸭棚
“感谢反映,现在转型了更好。”今年,陈三利种植的40多亩沃柑正式挂果,预计产量达5万斤,按每斤5元估算,收入达20余万元。“以前养鸭子一年收入只有10余万元,现在种植沃柑的收益大过于养鸭。”陈三利笑着说。
日前,泸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人员会同潮河镇人民政府仍在不定期进行回访核实,泸县潮河镇朱家坪村10社养鸭专业户已于2020年9月对养殖鸭进行售卖并停止养殖,目前养鸭塘的水没有了臭味,也用于果树灌溉,噪声没有了,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以前臭味大,水质不好,鸭子的噪音也大,现在水质清亮了,噪音也没有了,种植的果树还散发着香味。”朱家坪村9社的居民程秀敏就住在距离该鱼塘20多米的地方,针对养鸭塘恢复鱼塘的做法连连点赞。
养殖场的污染、排污不达标问题,作为泸州市“办好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的其中一部分。为深入推进“民心守护”工程,泸州市“民心守护”推进组办公室(市纪委监委)围绕市委“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中不同区域群众需求,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筛选出了10个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深入开展“办好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活动。
按照关注指数高低,筛选出群众反映最强烈、制约发展最突出的“老旧小区基础配套不全、失养失修”“村镇自来水水质不稳定、停水频繁”“打通毗邻地区‘断头路’,拓宽‘瓶颈路’”等10个问题,制定《“办好群众关心的十件实事”活动任务清单》,确保实事“供给”与群众“所需”精准对接。
目前,10件实事正由8个市级部门牵头,29个部门(单位)和各区县、园区配合开展整治。接下来将切实推动各级各部门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