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泸州频道 魏杰 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6月21日,泸州市古蔺县首批文化印记发布会召开,通报古蔺县文化印记年建设情况,发布首批9大类20项“文化印记”。
“古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正在着力建设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传承带。为了更好的发掘、传承、保护和利用古蔺优秀文化资源,我们将2023年确立为‘文化印记年’,围绕红色文化项目建设、红色文化挖掘保护、‘文化印记‘评选等十大重点,展开系列工作。”古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罗云介绍,历时4个月,古蔺县文化印记评选活动累计收到单位及个人共推荐申报148项,经各乡镇(街道)申报、个人推荐、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程序,评选出一批以经典产品、遗址文物和文化地标等为代表的首批9大类20项“文化印记”。
“十分高兴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古蔺教学点入选首批‘文化印记’。6年来,教学点累计举办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和省内外党员干部人才教育培训班850多期,培训学员46000多人次。”古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黄启明说,下一步,将以入选“文化印记”为抓手,深入推进校园硬件、教研软件、现场点位、后勤服务四项重点工作,争取早日建成校园二期工程,扩大培训容量,完善校园功能,编写更多红色教育读本,开发更多专题精品课程,着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文化印记”折射出古蔺的文化底蕴,接下来,该如何更好的开发利用,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我们将加快文旅产业开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开发与古蔺‘文化印记‘相融合的旅游品牌,打造一批‘文化印记‘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文旅产品开发,精心设计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印记‘文旅标志产品;加快文旅IP传播推广,精心打造一批‘文化印记‘文旅IP。”古蔺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文保中心主任邱光前表示。
附:首批9大类20项“文化印记”名单
1.经典产品4件:郎酒、古蔺麻辣鸡、古蔺面、古蔺赶黄草;
2.文化地标3处:郎酒庄园、黄荆老林、美酒河摩崖石刻;
3.民俗节庆2个:双沙菜花旅游文化节、古蔺苗家踩山风情节;
4.文化机构2个: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古蔺教学点、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5.遗址文物3处:中央红军长征入川第一桥—岩桑沟兴桥、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地、古蔺齐安宫;
6.艺术样式1个:古蔺花灯;
7.历史事件1件:四渡赤水在古蔺;
8.历史人物1人:奢香夫人;
9.著作著述3件:《红色古蔺》《古蔺史》《邓均吾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