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观察 郭荞璐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38项经验做法中四川省占4项,其中包括成都市、广安市、泸州市泸县、叙永县、自贡市富顺县等地经验做法。
近年来,四川省加快推进农民工向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转型,引导劳务企业转型发展。聚焦重点地区培育劳务企业品牌,在全省推行“一县一匠”“一县一策”建筑劳务品牌培育模式,形成“川筑劳务”“富顺建工”等一批专业特色突出的“川字号”建筑劳务优质品牌。2024年,全省累计对外输出建筑劳务人员90万人、收入超千亿元,就业规模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在此次面向全国推广的经验做法中,泸县“推动建设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上榜。近年来,泸县积极推广“泸建工”特色劳务品牌,依托中国西部工匠城建筑工匠培训基地、四川省劳务培训基地、四川省建筑领域“八大员”培训机构、泸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为建筑企业员工提供技能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等培训服务。推动校企合作培训,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的模式,联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据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截至目前,泸县“泸建工”特色劳务品牌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培训4.58万人,与80余家建筑企业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举办劳务品牌各类招聘活动70余次。2024年,“泸建工”品牌从业人员15万人,建筑劳务收入超过8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叙永县“川筑劳务”品牌相关经验做法于去年1月上榜了《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连续两年上榜,彰显了叙永县在就业、劳务输出、建筑工人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效。”叙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叙永县成立了县建设劳务开发服务中心,建立县、乡镇、村、社(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与中建八局、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在“家门初训”“学校集训”“工地实训”“网络复训”的建筑产业工人培育模式基础上,开发钢筋工、砌筑工、测量工、试验工等9个工种57个建筑职业技能培训视频,制作93项VR安全体验和质量样板课件,利用“工匠宝”软件实时掌握学员培训和就业情况,对建筑工人进行精细化管理,常年建筑务工工人5.12万人,人均年收入9.8万元。
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泸州将继续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建筑产业工人素质,进一步夯实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技能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