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悦 泸州观察 郭慧琳 文/图
4月13日,在丰乐镇马村一片黄色土地,一株株雷竹拔地而起,竹节和竹叶还呈嫩绿色,在这些嫩竹的“脚下”还能看到破土而出的雷竹笋。
去年10月,马村新拓展了近400亩土地种植雷竹笋,经过半年的生长,雷竹存活率达95%,发笋率约20%。“雷竹从播种到产生收益通常需要3年时间。”纳溪区丰乐镇马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林说,“以3年为一个周期来看,每亩雷竹林一年产量为1500斤,主要经营模式是售卖雷竹苗和雷竹笋。”
目前,马村雷竹林面积共1000亩,土地产生的租金约50万元,人工工资近100万元。在张林看来,增加雷竹笋的附加值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要修建加工厂。“雷竹要有足够的产量,才能修建加工厂,就目前而言,雷竹需要规模化发展。”
在纳溪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品产销对接暨强村共富公司项目推介活动现场,正式发布了《纳溪区强村共富公司发展机会清单》。就丰乐镇而言,马村、大田村、保安村、石通村将“抱团发展”,共同组建成立泸州保马通田商贸有限公司,实现资金、资产、资源的整合利用,大力实施雷竹扩种项目,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种植建设、投资入股。
“在现有雷竹种植基础上,扩种雷竹约1000亩,推动规模化发展,围绕雷竹的生产、包装、加工、销售招引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深挖雷竹经济价值。”张林说,“将拓展开发农产品配送、乡村旅游开发等服务,承接各类小型工程建设。
《纳溪区强村共富公司发展机会清单》围绕“三产融合标杆区”“现代农业高地”目标,整合辖区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系统性梳理形成农业加工、农旅融合、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项目需求,形成特色农产品规模种植、农特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旅游、研学旅行、特色餐饮5类13个项目。
发布《纳溪区强村共富公司发展机会清单》的意义何在?纳溪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余兵表示,其目的是为社会投资者提供透明化、多元化合作路径,推动财政资金、公共资源与社会资本精准对接,解决村集体经济公司经营收入不高、产业结构不优、产业资源整合不强等问题,改变“单打独斗”局面,推动“抱团”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影响力。
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强村共富公司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补齐村集体经济市场化发展中的加工端、市场端链条,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能级。促进强村公司以更充分的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链接更多发展资源,推动“强村富民”目标加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