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悦 泸州观察 郭慧琳 文/图
4月13日,在纳溪区安富街道三江村泸天化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内,原本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已蜕变成油菜籽,随着生产便道前行,热闹的小集市闯入视野。上马镇、丰乐镇、护国镇等13个镇(街道)摆好了自家的“拿手好菜”,生态大米、雷竹笋、茶叶、草莓......纷纷亮相,待人前来品尝。
此处正在举办纳溪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产品产销对接暨强村共富公司项目推介活动,来自护国镇、丰乐镇、天仙镇、安富街道的4家强村共富公司正式运营,并与意向合作企业集中签约。
泸州三花石商贸有限公司董事刘成林是此次强村共富公司的签约代表之一,也是此次活动的农特产供销商之一,他不仅热情地向游客朋友们介绍着三江村的“红颜”草莓,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期望,“今天来到现场,看到了很多本地‘叫得响’的特色产品,可以说开了眼界。希望强村共富公司这趟快车,能把我们的产品送进商超冷柜、搬上电商首页,让土特产真正‘土出圈、特到位’。”
近年来,纳溪区全面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坚持“整镇推进”“全域提升”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已规划打造梅岭——凤凰湖特早茶片区、合面稻渔种养循环片区等17个连片发展、结对帮带片区,跨村共建实施特色民宿、物流仓储、农产品展销中心等项目15个,促成新乐镇大河村承接西部高新林竹产业园物业服务、安富街道三江村承接泸天化现代农业园区物流配送等13个合作项目。截至去年年底,纳溪区127个村集体经济总量超4500万元,同比增速达23%。
纳溪区在“共富”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说起经验做法,纳溪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余兵表示,纳溪区因地制宜打好“六大模式”组合拳,通过“片区抱团”“强弱联姻”“集中经营”“飞地共建”“平台推动”“村企合作”,探索出一条“区域协同合作、资源统筹利用、村企合作共赢”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虽说127个村集体经济总量超4500万元,但从经营收入来看,大部分村收入还不高。余兵分析道:“从产业结构来看,大部分村的二产、三产挖潜不足。从发展模式上看,‘零、小、散、弱’的发展模式,亟须提档升级。”
为了补齐这一系列短板,纳溪区自今年以来,以推进“强村共富公司”组建运营为牵引,加力加劲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再上台阶,其中有着较强产业基础的连片发展区域的镇(街道)成为首批“强村共富公司”组建的首要选择,安富街道等4家“强村共富公司”应运而生。
安富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杰谈着规划,“街道将借助省级农业产业园建设契机和强村共富公司平台优势,充分整合四村优势资源、联动四村发展,通过构建“整合—盘活—增值—共享”运行机制和“强村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强民富”同频共振。”